国内外品差价正在逐渐缩小
- 沙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十一假期刚结束,国内外的LV定价都在上调,涨幅达到15%-20%,而中国国内的价格却没有动静。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两款LV包的中国内地价已经低于日本好几十欧元,即使与地区——法国的价差也分别只剩下186欧元和299欧元,比一张去法国购物的机票价格都低得多。
2009年同期,这两款包中国的价格还坚挺地很过日本,法国当地的LV店一度对蜂拥而至的中国富人受宠若惊。不只是LV,其他品牌的价格也有同样现象,例如,美国品牌CK的内裤普通款在欧洲标价30多欧元,同样的款式在中国现在只定价为100多元人民币。而法国Fendi品牌手袋现在由于美元的贬值,其在美国的价格兑换人民币计算一下上去了不少,平均也比在中国内地高。
把地点换成香港,同样一款品手包的价格与内地已加关税后的价格相比,差价也是非常之小,一些香港钟表商正在担心,由于内地价格渐与香港同步,甚至低于从香港和日本进口的价格,香港的购物天堂地位恐将不保。
这些现象不禁让人意识到推动本土消费品的好时机来到了。在新引进一笔投资并扩充了货源之后,一些品公司正摩拳擦掌准备新年前后大干一场。
由于美元、欧元一直走弱,欧美的品价格一直上扬,与中国内地价格差距在不断缩小,甚至反过来很过中国的价格。以LV为例,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该品牌中美价差高达几百甚至上千欧元。但现在只剩下几十欧元,甚至不复存在。
瑞士桑佛·伯恩斯坦研究公司(SanfordBernstein)席品分析师卢卡·索尔卡(LucaSolca)带领他的团队,从2009年1月起每隔6个月发布一次品价格报告 《LuxuryPriceCheck》,重点针对LV和Gucci的代表手袋在国内外范围内的价格。
根据这份报告,中国的定价处于顶端,与日本同一阵营,与欧元区的溢价甚至很过了50%。但因为汇率变化,2008年1月日本与欧洲的品差价是15%,到了2009年1月差价达到50%,同时美国与欧洲的差价也由5%变成了20%。
而中国则与日本经历了相反的情形。2009年1月,LV在中国内地的定价策略是很出法国价格约50%,2009年6月,这一数字下降为32%。2010年10月,这一数字仍是30%左右。
这种说法在上述报告的带头人卢卡·索尔卡那里得到了证实。“为了避免灰市和平行出口,品公司都希望尽量使得不同市场的价差控制在35%以下。”卢卡·索尔卡判断,差价一旦发生变动,主要原因一般都是因为汇率波动。此外,还因为存在不同的成本问题,比如各个不同的进口税、分销、租赁价格等等。
一位日本Chanel的发言人也发表过讲话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以欧元定价,但许多其他的参数必须考虑在内。她表示:“这其中包括汇率、税率、进口税和交通费用,这些都会随着市场的不同而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商品在各个的价格不同,这些是品牌出口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日本的关税很高。根据其材料成分,某些鞋子能够征收高达60%的关税。较高的关税价格源自对于本国制鞋工业的保护。而衣服和手袋的关税往往在10%到20%之间浮动。与此同时,在过去的6个月中,日元相对欧元涨幅约17%,相对美元涨幅约6个百分点。显然去日本买东西会越来越贵。
出现这种中国的品定价反而低于国外定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品公司正趋向尽力使得自己的价格在国内外范围内差距缩小,此外,虽然没有明确标明,但同样的品牌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定价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生产的不排除定价会较低。
(责任编辑:化十)
上一篇:开采业务、化产业务创收 下一篇:春风与日产颇显特殊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