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与清洁技术成风投热点
- 张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目前看来,被他们相中的“猎物”大多借了政策的东风,获得政府大额投资的领域成为金融危机后国内风投机构追逐的新热点。其中表现为抢眼的,就是受益于新医改大背景的医疗健康产业,及创新“新经济”风潮的清洁技术产业。
新医改助推创业板新贵
拥有金属材料学博士学位的海归学者蒲忠杰,成为批创业板公司上市后创造的资本新贵。
蒲忠杰是乐普医疗的创始人,持有乐普医疗6043.67万股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4.89%。按乐普医疗日收盘价63.4元计算,蒲忠杰个人账面资产已经高达38.32亿元,在批28家创业板公司制造的数十位**中名列。
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有20%来自医疗行业。乐普医疗、红日药业、爱尔眼科、莱美药业、安科生物、北陆药业,这6家创业板医药股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2倍,红日药业则以6**的发行价创下中国IPO发行价之。
在这批企业中,中外风投的身影频频出现,比如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旗下的Brook公司,通过两次增资和股转受让后,以累计出资17640万元,持有乐普医疗20%股权,3年投资收益累计高达521.83%。
翻阅这几家医药公司的风投记录,可以发现风投在此领域的回报周期很短,大部分在企业扩张期切入,平均在2年后获得证券市场的退出通道。
创业板之外,随着二级市场的加快复苏,医疗健康领域的新上市案例亦接连不断,保龄宝、奇正藏药登陆了深圳中小板,国药控股则登陆香港市场,所有这一切均让VC投资人备感振奋。
软银赛富合伙人徐航认为,新医改对医药健康行业的整个产业链均有推动作用:“医药行业现在太碎了,下一步需要横向整合。现在我们整个产业链都在看,关注比较多的是制药。医疗仪器设备和耗材方面也有非常不错的机会。”
医疗领域风投仍在边缘
受青睐的创业板公司爱尔眼科的成功,让VC投资人看到了医疗服务业的巨大潜力。
多家风投机构表示,医疗服务领域机会诱人,但行业壁垒依然存在。政策的不确定性让外资风投多持观望态度。
有台资背景的富鑫国内外公司合伙人周迎旭告诉本刊记者:“医疗领域的投资我们一直很关注。主要是准入机制的问题。主流医疗领域对外资的限制很严格。从投资界角度讲,医疗领域里投得比较多的还是较为边缘化的领域,像健康检查、牙科诊所,但这些都不是主流。”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秘书长赵淳曾考察过长庚医院:“开在厦门,开业一两年时间,人也不是太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必须得耐得住寂寞。”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家庭医疗用品代理商生存之道 下一篇:强生阻碍儿童护理品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