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业曾经“阳盛阴衰”
- 李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力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时间回到10年前
2001年9月12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授予温州市“中国鞋都”荣誉称号。这是温州市个区域产业经济品牌,堪称温州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牌。当时,温州号称有5000家制鞋企业,大多数以产销男鞋为主。
有人戏言,当时拿下“中国鞋都”这块金字招牌,几乎不关温州女鞋什么事情。
事实也如此。在2006年之前,温州几乎是男鞋独大:康奈、奥康、红蜻蜓、东艺、吉尔达、 蜘蛛王、日泰、杰豪、澳伦、飞鸵、佰纳等七八十个以生产、销售男鞋为主的鞋类品牌,在各省市各地都是“响当当”的。而当时在各省市较有名气的温州女鞋品牌则非常少。
温州女鞋“浮出水面”
正如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龙永图今年3月15日在温州所言,鞋服等跟人的吃喝拉撒相关的制造业,永远是朝阳行业。温州男鞋集群的发展,带动了温州整个制鞋产业链的发展、延伸。在这个过程中,一批中小制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倒下“阵亡”,一批原来为制鞋工人的年轻人下海,办起了鞋厂。
2005年,现为温州鞋革协会女鞋分会会长单位的巨日鞋业公司,率先吹响了温州女鞋品牌化发展的“冲锋号”。
当时,康奈、奥康、红蜻蜓等以男鞋见长的温州本土鞋类品牌,早已进入中国鞋类品牌十强行列;温州鞋已在各省市各地开出了很过4万家专卖店。另一方面, 百丽、达芙妮等女鞋品牌,在国内市场也已如雷贯耳。唯独主要以pu革为原材料的温州女鞋,此时仍势弱声微,停留在以代理批发为主的低端销售模式上。
2005年,巨日鞋业公司董事长黄秀曼率先提出销售模式转型升级,开始尝试做专柜、专卖。第二年,该公司又开温州女鞋之先河,个聘请代言人,让影星蒋勤勤帮忙叫卖“巨日”女鞋。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男性内衣与代工厂合作可控制成本 下一篇:女鞋补上鞋业“木桶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