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城价格竞争时代转向品质和个性
- 苏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中国轻纺城东升路市场来了一位韩国布商,经营的纺织品价格虽是同行的3至5倍,却异常受欢迎。在纺城,价格竞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竞争的重点转向品质和个性。
3倍价格的魅力
国内从事面料批发的贸易商都知道,针织产品论重量批发问题。这一“行规”却让东升路市场诚通(韩国)纺织有限公司的赖积勇感到匪夷所思。
赖积勇是一名韩商,在韩国面料是按长度销售,一方面,能方便服装厂商运作;另一方面,决定面料价格的主要因素是面料品质,包括花型设计、手感、功能性以及其他一些可检测的常规指标。
门市部刚开张时,前来采购的客商张口就问多少一斤,赖积勇拒了这样的交易方式,表示以按长度为标准,每米起价5**。精明的客商算了又算,丝光棉每码52元,相当于国产同类产品价格的3倍。然而,权衡再三后,不但接受了他的国内外计量标准,还接受了高出几倍的单价。
工艺无法取代
没有一个生意人是笨的。赖积勇拿出两块面料,一块是国产的,另一块是韩产的,都是丝光棉,然而手感完全不同。国产的面料,摸上去带有棉纤维特有的生涩质感;韩产的丝光棉,手感更细腻、润滑,有桑蚕丝一般的感觉。
“批发价韩产是国产的3倍,但制成服装在商场销售,前者是一两千,后者只有一两百。”赖积勇说,这是国内不少品牌服装厂商“舍低求高”的主要原因。
韩国的面料这么贵,为何不考虑在中国组织生产呢?赖积勇表示,在中国组织生产,虽然能节约劳动力成本,节省物流费用,但关键的问题是,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还达不到要求。他拿出两块用于制作女士打底裤的面料,如果不仔细看,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比较后就能发现,国产的这块没有“锁边”,而韩产的每个小细节都做得很精致。
“到目前为止,韩国的许多核心面料产品,其制作工艺确实不是中国大部分企业能取代的。”赖积勇如是说。
伤在“差不多”
在韩商眼里,绍兴纺织企业和韩国纺织企业,差别是店长的思维。
“不少生产厂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差不多’,他们觉得现状还不错,能混得下去、量能跑得开就‘差不多’了,缺少精益求精的思想。”赖积勇说,然而,这“差不多”偏偏就差那么一点,而恰是这一点,终使纺城面料停留在“金字塔”的下半部分。
在赖积勇看来,保护产品质量先是生产设备,这一点,许多纺城布商和韩国布商大同小异。但是,韩国厂商不仅会选择可以保护质量的加工厂,而且都会派驻自己的人员驻厂全程定位质量,他们把产品品质放在位。对发放给工厂的面料、辅料都有严格的使用规定和损耗标准,对于剩余产品、次品也都有处理规定。而目前韩国产的品牌产品,大部分还是销往本国,无论加工地在哪,作为贸易商,主要是从韩国当地进口采购为主。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石家庄市服装进出口数据报告 下一篇:中小纺织企业囤积棉花容易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