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行业“潜规则”成消费投诉热点
- 美女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多女士都会花钱办一张美容美发卡,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元。然而,美容行业的“潜规则”已成为消费投诉的热点。
【案例】进口产品无中文说明
今年3月,黄女士在抚州市一家美容院做面部美白护理。在店老板的都说下,她使用了来自韩国的美白护肤产品。花费76**坚持做了两个月的护理,皮肤反而比以前更黑了。经执法人员询问调查,发现该美容店的美白护肤品,虽然标签全是韩文,实际上却是来自广州的一家厂商,价格仅二三十元钱一瓶。
【提醒】
江西利群律师事务所的黄律师:根据有关规定,任何正规商品,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其包装均应有中文标识和使用说明。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无中文产品说明的商品不要使用,以免伤身害体。
【案例】老店新开玩忽悠
去年5月,抚州市一家美容院老店新开张,邓女士在此办了一张“优惠美容卡”。使用3次后,邓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了,考虑到胎儿健康,她便未再去美容院消费。直到今年7月底,邓女士拿着优惠卡再去该店做美容时,对方却称邓女士的优惠卡已过期,然而当时办卡时,店老板并没有限制使用日期。
【提醒】
江西明鉴律师事务所毛律师:“预付式消费”服务的滞后性易导致诸多问题出现。消费者在办卡时,应与其他办卡人保持联络,一旦商家出现更换业主或卷款潜逃的情况,可联手维权。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品超市登陆济南 消费层次丰富化 下一篇:美容化妆品避免掉进虚假广告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