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洋货 国产服装为何如此“崇洋”?
- 黄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放眼一看,好多衣服都打着洋名字,价格奇贵,翻看吊牌才知道,是国产的。”近,有消费者反映,明明是国内生产的服装,却挂着洋名字。国产服装为何如此“崇洋”?
“洋货”实际是国货
昨日,记者走访多家商场的服装区,在一家商场女装区内,除了几个中式女装专柜外,各家专柜的品牌名几乎一律是英文,有的英文绕舌得让人不知道怎么念。
翻看吊牌,原来“洋名字”只是个招牌,产地多是浙江、广东、上海一带。不少品牌服装还打着意大利、法国、韩国设计等旗号,与“洋味道”匹配的是,这些服装的定价大多很“贵族”。一件涤纶面料的连衣裙售价动辄两三千,一条男士西裤都在千元以上。
有消费者称,名字的洋文这么复杂,还以为是进口货,没想到还是国货。不过,也有消费者坦言,“洋名字”看起来更有档次,穿在身上感觉都不同。而销售人员则直言,“洋名字”就是看中了这种消费心理。
效仿国内外杜撰典故
曾在本地多家服装企业任职的刘先生透露,现在不少土生土长的国产服装企业,都是挖空心思到香港或者国外注册,然后顶着在香港或国外报上户头的洋名字,以各种形式重转回本地。
他称,本地不少服装企业一般较多的是在香港注册品牌,这些品牌在境外注册后,一般给批发商和经销商时都会号称面料、设计都是来自境外,其实现在很多企业的服装面料基本都是在江浙、广东采购的。
而且,一般国内外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基本以追溯品牌发展历程或创始人的效果故事,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不少品牌刚刚才“出炉”,更谈不上历史沉淀,但是也要效仿国内外,杜撰一些品牌典故来为洋身份正名。
注册一个香港公司只要5188元
昨日,记者很快就在网上找到一家注册网站,并以一家服装公司负责人的身份询问是否可以代理注册国外商标。客服热情地询问:“是做外贸还是内贸。如果做内贸,就找个便宜的注册就行,比如香港。”
她还称,很多做内贸的服装厂,都这样冠上“洋背景”,并给记者发了一份“各国商标报价”。在这张报价表上,记者看到,该公司能提供包括美国、香港、巴拿马、新加坡等在内的20多个和地区的商标注册,价格也从2600到7800**不等。
而另一家香港会计行说,“相对来说度比较高,香港是国内外化大都市,而且成立公司不需要验资,您可以注册资本高一点。我们现在注册香港公司费用全包仅需5188元。”
“注册商标要另外收费,费用是238**,政府查询费50**,6-8个工作日可以全部办妥。”客服说,商标有10年的有效期,到期可以再续。据其透露:“广东及江浙沪一带很多服装企业都这么做的。”
起“洋名”并非**
武汉服装商会秘书长李群宝表示,这几年,本地的服装企业都日趋规范,不会盲目追求“洋味道”了,更多的本地企业开始沉下心来搞研发和创新,一些喜欢“打洋名”的企业多以江浙、广东居多。此外,还有些服装企业取得国外品牌在中国的代理权,虽然在国内加工生产,也会通过洋名字来强调其洋血统。
“不是说‘洋名字’就一味不好,一些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就是典范,”但是太和服饰采购部长黄鑫认为,与起个洋名字相比,国产品牌更重要的是在设计、质地以及售后服务等全面地提升产品品质,才能更好赢得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中取胜。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回落 下一篇:棉价迭起 服装市场信心恢复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