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经营管理>日常销售>“空巢”老人以诚信经营小饰品

“空巢”老人以诚信经营小饰品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李宁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嘻嘻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空巢”老人以诚信经营小饰品,“像俺这一把年纪,两天能挣40多块钱已经很知足了,又不耽误事,这样的好事到哪儿找去?”9月11日上午,78岁的李明英老人上街赶集,顺路将自己粘好的蝴蝶花饰品交到“花店长”手中,并当场结清了加工费。

  李明英是李集镇郝庄村海东组的一位“空巢”老人,丈夫早逝,儿女成家后外出打工,闲不住的李老太平时就靠加工小饰品挣点儿少花钱。目前,在李集镇,像她这样从事饰品加工的留守妇女有1万多人,来料加工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一项 “大产业”。

  诚信经营打基础

  “做生意和做人一样,都要讲诚信,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年过六旬的“花店长”李言章谈起成功之道,深有感触。

  李言章是李集镇从事饰品加工的“元老级”人物,1992年,他和王方成、周宝福等人外出跑花线销售来到义乌,发现了新的商机,就与当地店长商议,合伙建起了“李集镇饰品加工厂”,来料加工从此在李集扎下了根。2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李言章以诚实守信、互惠双赢的理念开展合作,与义乌店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历经市场波折,他的生意仍久盛不衰。

  同样,以诚信经营取得成功的还有袁肖村“花店长”许良军等人。1993年,许良军从事饰品加工后,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当好经纪人,一方面与义乌店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一方面尽力为工人提供方便,逢年过节还会适当提高加工费用,许多人都乐意为他“打工”,常年为他家加工饰品的工人达300多人。一位加工户由衷地说:“跟着这样知冷知热的店长干,再苦再累心里也舒坦。”

  团结互助上规模

  21世纪初,一批颇具现代经营意识的外出返乡人员挑起了饰品加工经纪人的大梁。他们认为,只有实现区域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才能抵御市场风险、实现效益化,“团结协作”随之成为李集饰品加工业鲜明的特征。

  2001年,花厅村妇女李元梅从义乌返乡,创办了家庭作坊式的饰品加工厂,村里近百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建立了以“小组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饰品发放加工网络,由小组长负责区域内原料发放和成品回收,以一定的加工回扣为报酬。这些小组长经培训锻炼后,大多成为新一批饰品加工经纪人。张刘村妇女李先琴在“店长”的扶持下,从小组长变身为经纪人,本村留守妇女坐家不动就腰包不瘦。东圩社区妇女高丽经过培养,不到一年就能独自到义乌进料,半年创收数万元。

  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里,李集镇饰品加工店长从初的1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带动了整个区域内饰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促进了运输物流等相关产业的腾飞。海英物流店长杜存祥从事义乌饰品专线运输,8位司机、2辆专车轮流为100多位固定的饰品加工店长提供服务,平均每天都要走货50多吨。

  创新创优奔“高速”

  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李集镇饰品加工经纪人积很探索,创新创优。饰品经纪人田新萍创新经营理念,按每天2**的标准给跟她现场学习“玫瑰花”生产工艺的工人发放工资,在当地迅速掀起一股“玫瑰花热”,马晓琳、张伟等熟练工每人每天可取100多元的加工费,田新萍也由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玫瑰花大王”,半年创收近10万元。

  另一位“花店长”姚殿军则在生产工艺上下功夫,以电机生产代替部分饰品的手工生产,生产速度与经济效益同步上升。东圩社区居民王浩积累一定资本后,在北京、义乌等地设立市场研究部,根据顾客需求自行开发新品种,生意越做越红旺;西圩社区居民谢治国运用网络信息准确预判市场,逐步建成集饰品设计、生产加工、网络销售于一体的经营体系,新建设的机械化发卡加工厂也已投入生产运营。

  目前,李集镇的小饰品已由过去单一的头饰发展到服装、圣诞礼品、电子玩具等10多个门类、近千个品种,自行开发制作的达40%以上。

  引导扶助建“航母”

  由于饰品加工技术性不强,时间、地点可自由支配,留守妇女不出家门就能创造流水,许多老人和孩子也在空闲时加入生产队伍,当地群众将其形象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老少皆宜的“百姓创业工程”。为此,李集镇党委政府从政策引导、信息交流等方面全力予以引导和扶助,以宣传打响品牌,以培训支持质量,以沟通化解纠纷。同时,组建了“李集镇饰品加工协会”,把经纪人组织起来,共同应对饰品加工业的风险。

  该镇还借力中心镇创建,进一步扩张市场规模、提升运输能力,将物流专线从一条扩展到三条,并积很借鉴 “沙集模式”,邀请阿里巴巴管理团队到李集现场调研,构建网络合作平台,让大李集的小饰品借此走出国门、直销国内外。目前,李集镇有小饰品加工从业人员近两万人,饰品加工点600余个,年销售额很千万元的 “花店长”近200家,每年仅加工腰包不瘦就可为当地带来2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佳佳)

上一篇:剖析涂料行业面临困难经营环境 下一篇:中国美容业经营需要实力与智慧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