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支招:化妆品网购防范诈骗纠纷
- 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郝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宏鑫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明高胜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辛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卢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xu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坤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丽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丽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时下,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逛市”的时尚。但是,花样百出的网络诈骗手段也随之而来。记者昨天走进去年年底成立的市局网络监督管理分局,采写、整理出一些典型案例,请导师为您支招防范网购纠纷。
案例一:购“李逵”收到“李鬼”
事件回放:今年8月31日,市民贺先生在某化妆品团购网站上团购化妆品,网站承诺商品是,但是收到的却是假货。贺先生退货遭拒。市局网络监督管理分局对该投诉立案调查,追回损失后对网站经营者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导师支招: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事先了解一下想购买商品的相关信息,增加辨别真伪的能力;要保留网络交易凭据、凭据、物流单据、商品或者服务的链接、截图、聊天记录以及相关商品质量检验证明等,以便遇到问题投诉维权。
案例二:货物“迟到”20多天
事件回放:市民邓女士9月15日在某网站花4**购买了一套内衣。通常情况下,3天到货。然而,拿到内衣却在20多天之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申通快递工作人员失误。申通快递表示货物压在了底部,忘了送。
导师支招:快递错投递、投递效率低、服务素质低等情况,经常会给买卖双方都带来麻烦。同时,代收快件也容易导致纠纷的产生。收货的时候要“先验货,再签收”。在快递公司员工送到货时当面打开货物确认,如确认快递所送货物是你需要的,没有任何问题,再签字;一旦发现宝贝有问题请不要签收,直接退货。请尽量不要让别人代签收,因为这样一来一旦发生货物与描述不符,会很难确认责任。
案例三:合格与否卖家自定
事件回放:10月初,市民阮女士在一家注册地址为大连的汽车用品旗舰店购买了一套手工麻编的汽车座椅套。收到货的当天,阮女士当着快递员的面拆开包装,她发现整个座椅套旧旧的,后排坐垫上有一大块黄渍。如果当时拒签,阮女士要几十元邮费,没办法,她只能先签收。回到家后,阮女士迅速上网与卖家沟通。卖家让她拍下照片回传给他们。对方收到照片后说黄渍不明显,可能是编织时的油污,不属于残次,也不能退货。
导师支招:网购是个新东西,存在诸多监管空白。导师表示,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怎么办?靠网购立法,通过法律手段让网购健康有序发展。网购立法提了很多年,政府也有所行动,比如**专门成立电子商务司,出台过相关办法规定,但收效不大。所以导师呼吁,网络立法亟待提速,并且要有相关部门的联合配套政策跟进才行。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衢州辖区化妆品企业产品出口美国 下一篇:化妆品“负离子酸性水”走俏白领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