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解读:高温天气催红“”
- 刘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女士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郝先生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宏鑫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明高胜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辛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卢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xu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这两天,气温一下子**,在市民重新寻找健康、方便、实惠的夏令食品过程中,一批苏州传统食品或重上街头,或重领风骚,或“改头换面”,居然成了“大热门”。
昨天下午4时许,在朱鸿兴南园面馆开出的夏令“熏胴摊”上,一位“老苏州”特地赶来,“拷”了一镬子肠肺汤。他说,小时候街头摆出的“熏胴摊”,是一大美味。每天傍晚,在“熏胴摊”上切点猪肺、猪肠,再“拷”上一大碗汤,大人乘风凉时抿抿老酒,小孩喝上一碗肠肺汤,感觉不要太惬意。北门饭店从“熏胴摊”上得到“灵感”,让肠肺汤登堂入室成了名菜。而曾经的大众美食肠肺汤,在街头巷尾慢慢迹。
据朱鸿兴南园面馆老板朱胜明介绍,今年夏天开出“熏胴摊”,是受到顾客的启发。随着盛夏来临,不少市民称,买氵大烧太热,一直吃卤菜、盒菜太单调,到饭店吃价格又比较高。“现烧现卖的肠肺汤既有汤汤水水,价格又不高”,在顾客的建议下,朱鸿兴南园面馆瞄准盛夏普通市民餐桌,摆出“熏胴摊”,以肠肺汤领衔,推出20多个品种现炒现卖的苏州小菜,一推出就生意旺爆。每天下午4点钟起,前来购买的顾客排起了长队。
据了解,店内专门请来老师傅,按照苏州传统方式制作肠肺汤,光烧就要用文旺烧3个小时。而其它现炒苏式小菜,像五香小肉、椒盐排条,还有丝瓜毛豆子、炒素等,都是“称斤头”卖的。“每天20只猪肺,80斤猪肠,2个小时内就全部卖完”,据朱胜明介绍,店内抽调了七八个师傅仍然忙不过来。“天热生意肯定好,准备把‘熏胴摊’一直开到秋天”,朱胜明很有信心。
高温催生新商机。在“下馆子”的小众消费,和快餐的对付式消费之间,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普通市民家庭的高品质“夜饭小菜”,正在高温中应运而生蓬勃兴起,从传统“生意经”中找新亮点,引进方便、口味好、品种多、价格适中的新定位,商家夏令“熏胴摊”的出现、红旺,正是找准了这一切入点。
“土办法”加班加点做酸梅汁销售猛增三成商家拿不出货
“厂里已经拿不出货了”,昨天上午10时许,面对上门要货的客商,采芝斋董事长储敏慧连称:“厂里早没有库存了,这两天一直加班加点,还是供不应求”。据储敏慧介绍,尽管采用“土办法”做的酸梅汁夏季销路一直不错,但这两天“爆发式”的增长,还是让他们有点始料不及。
在店堂内,一位60多岁的顾客说,一瓶酸梅汁20元,等于2斤绿豆的价格,味道不错,价格也实惠。一位40多岁的市民则认为,喝酸梅汤比较天然,更健康。
昨天,在采芝斋店堂内,不少市民仔细研究瓶上的“配料表”,用“土办法”加工的酸梅汁主要配料是乌梅、梅子酱、生姜、桂花等,让市民特别关注的食品添加剂只有3种。据营销人员介绍,采用传统方式制作的酸梅汁,全部采用天然食品添加剂,不含添加剂、色素、防腐剂。
据商家介绍,出台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所生产的食品必须明确食品添加剂标签。不少冷饮、饮料等食品中就“冒出”了高达十几种的食品添加剂。随着市民健康消费意识的增强,不少市民认为今年夏季冷饮还是尽量选择“天然”的。“每天都要卖出600多瓶”,据储敏慧介绍,酸梅汁销售比去年猛增了30%以上。
市民崇尚健康消费的大背景下,新的消费习惯、消费新潮正汹涌而至。今年夏季,绿豆价格走高、食品添加剂新规出台,看似偶然的契机,引发全新的商机。采芝斋整整花了5年多时间,在苏式传统食品中“请出了”合成色素、香精、防腐剂,并于今年1月打出“本柜产品无添加合成色素、香精、防腐剂”的旗号。高温来临之下,酸梅汁的爆发式销售也就在情理之中。
虾子鲞鱼“变脸”虾子白鱼苏州人青睐创新“下粥菜”
“厂里早上刚刚采购到一批新鲜白鱼,正在开工制作虾子白鱼”,昨天上午,采芝斋厂内营销人员说,由于今年夏天“变脸”后的虾子白鱼销售太旺爆了,厂里库存基本见底“等鱼下锅”,现在厂里只能加大组织力度。“虾子白鱼肉质更细洁、更鲜,大热天吃粥了”,75岁的老苏州顾老伯说,每年夏天,他都要买上两盒虾子鲞鱼,今年改头换面后的苏州夏令传统品种虾子白鱼,让他今年夏天有了新的“下粥菜”,感觉特别好。
虾子鲞鱼是苏州人延续多年的传统夏令品种。然而,这两年不少老苏州都反映“没有老早鲜洁了”。据业内人士介绍,鲞鱼是海鱼,早时由于渔民小规模捕捞,海鱼出水时进行腌制后再运往苏州加工,相对而言口味比较鲜洁;而现在采用远洋大批量捕捞冷库贮存,口味略有逊色。
从去年起,采芝斋采用更具本地特色的太湖白鱼取代鲞鱼,研制的虾子白鱼,今年夏季正式上市,居然一炮而红。尽管每盒比虾子鲞鱼价格贵5元,然而,前来尝鲜的市民纷至沓来,这两天气温升高后,销售更是旺爆,“虾子白鱼已经卖出30吨了”,营销人员说。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传统产品并非一成不变“铁板一块”,在传承苏州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根据现代市场开拓创新,是关键因素。今年夏季,虾子白鱼让市民“买账”的旺爆销售现象,为市区商家如何成功抓商机,展示了新的天地。
(责任编辑:)
上一篇:猪肉价格呈单边上涨 带来市场商机 下一篇:福布斯创业启示录:构想能否化成真正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