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经销商系列一:经销商在哪里?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贺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一、渠道制胜路上经销商“缺席”
“渠道必须扁平化!渠道必须下沉!经销商回款必须到位!经销商必须执行!……”
为此,厂家派驻业务人员、设立办事处,实行全天候贴身顾问,有远见企业更是不惜高薪聘请外脑指导,绞尽脑汁的厂家发现:
窜货、乱价、网点变坏、网点死掉,经销商甚至仿冒厂家产品,或用其他方法套取厂家优惠……可谓是为利益无所不用其很!
厂商利益严重对立,网点“多”而无当,甚至连10%的好网点都是天文数字!,市场慢慢“腐烂”“变质”,甚至死掉,无形中加大了再次开发市场的成本。
在渠道制胜、终端制胜的营销时代,从厂家到经销商,从渠道到消费者,如何做到各个环节都没有遗憾?我们不禁要问:
经销商在哪里?
二、厂商认知的三大“不对称”
目前多数渠道的实际总体情况是:专职的厂家不多,专职的经销商更少!对厂家来说,大家希望能找到有思路的经销商,对经销商来说,市场就是“买卖”,几千年老祖宗就是这么做的,除此之外,都是厂家的事。
因此,出现了一些种种误区、问题,导致厂商认知的“不对称”。
1.1 市场是TA的事
【市场运作思路问题】
企业观点:经销商应该具备一些简单的操作思路,特别是针对前线的经销商。
经销商观点:如果网点坏掉或者是死掉,可以归咎的原因多为,市场行情不好、店面选址不对、产品选择不对、厂家支持太少,总之,经销商不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是自己。
事实:前沿的经销商大都是“坐贾”,而非“行商”。
启示:无论经销商处于怎样的情况,厂家应该做的不是简单选择一些有思路的经销商,而且面对一个市场而言,有思路的经销商属于稀缺资源,不一定就认同企业理念。
【市场归属(品牌)】
企业观点:市场是自己的品牌,支援经销商是理所应当的事,所有关于品牌的费用应该是企业来出或出大部分。没有意识到,市场品牌产生的利润是双方共享的,一味大包大揽,忽视了经销商对于品牌的作用,助长了经销商的“懒惰”。
经销商认为:自己在为厂家打品牌,关于品牌的活动费用,都应是厂家的,如果市场做不好,品牌没有做起来,也是厂家的。
事实:关于品牌的事,经销商一律推给厂家,自己不做任何辅助,以致于市场做成夹生饭,造成双方丧失市场品牌。
启示:在一个市场上,经销商和厂家的利益不是相互对立的,品牌属于厂商共同拥有的利益载体,经销商一味的推卸责任,将是自己陷入经营的困境,从结果来看,市场的归属,终还是经销商,而品牌一旦做烂,对经销商来说,再次拥有其他品牌将面临信任危机。
【市场规模(战略)】
企业观点:不光是企业的销量需要分解,对于每个市场的战略和规模也是有目标和任务的,因此经销商应该在企业总体战略下,制定出自己的战略支点。
经销商观点:市场规模是自己的事,而市场战略是厂家的事,至于如何做,基本上是靠厂家支持和同行模仿,再就是积累的经验,很少具备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属于执行型经销商。
事实:一般情况下,企业不认为经销商应该具备这个能力,而是选择派驻人员,来达到这个目的,使得经销商应该担当的责任处于空缺,从而让经销商自己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
启示:企业制定市场战略大而全,实施起来开始出现偏差,经销商这个终和消费者联系的环节,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战略很少有实现和很越的。
【市场信息】
企业观点:市场信息是共同的,特别是搜集信息,至于处理信息更多是企业的事,对于信息的决策,更加和经销商无关。
经销商观点:信息自己愿意和厂家沟通。
事实:厂商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平台,对于关系到双方利益的事,也很少有经销商参与,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处理,偏重于企业内部人员,而相对专职人士,对于市场的了解多来自二手信息。
启示:市场的信息系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规模,包括了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对市场竞品的动态分析等,可能的缩短企业和市场的距离,经销商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至于,其他市场的执行以及市场执行人员的管理,促销活动、产品选择应该都以企业为主,形成了经销商被动依赖企业的现状,而对于强势的企业来说,经销商更是没有地位和话语权的,从而造成企业的权利不能下放、企业一手操办市场各种费用居高不下,总之,造成整个环节中,经销商的缺席。
1.2 经销商的基本条件和条件的不满足
经销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社会网络、市场资源渠道网络、操作经验即相对成熟的市场经验;
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经销商在社会中交际及各种错综关系的集合体,是为经销商拓展经营规模开路的保护,需要公关的积累和维系,在市场运作中,具有社会网络的经销商是各个厂家关注的重点。
企业总是以为他们自己的经销具备,事实上,大多数经销商发展史,初衷是“买卖”,很少有这方面的心思。
市场资源渠道网络:经过若干年的积累,经销商原有的市场资源,渠道网络是经销商选择企业的资本和凭证,也是经销商能力的体现,决定着市场运作的速度和质量,是考核一个经销商为关键的要素之一。
但,现状是经销的网络资源,存在无管理、无系统、无计划等状态,甚至有经销商和自己十年前一样,没有变化。
操作经验:在营销时代,经销商操作市场成为企业各省市战略一个重要的补充,没有操作经验的经销商将使企业付出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启示:在进入全面的营销整合时代,传统的经销商已经不再具备市场渠道的角色,缺乏各种应具备的能力,使得市场处于企业主导的局面,事实证明:
经销商必须提升自己的各项营销能力,否则只能被淘汰!
1.3 经销商对市场的利润和品牌认知不足
在经销商重点关心的各个环节中,利润和品牌是厂商存在沟通“不对称”的一个很大症结。
经销商看中产品成本、销量奖励、促销力度和频次、还有运营成本、品牌维护成本、机会成本等,却缺乏销量观念、主动营销观念,相对有营销意识的经销商来说(他们有句话:厂家不吃饭,我们还要!),之间的差距是现有的两倍!
相反,企业则不惜任何心思,制定出一系列价格,用“利”引导经销商,造成经销商对厂家挑三拣四,对自己要求降低,即不利于厂家的长期利益也不利于经销商自己发展。
另外对于品牌的运作,被经销商看做纯属厂家事务的一项,岂不知-国内外品牌网-经销商自身身价的获得必须建立在已有品牌运作的能力上,一旦品牌运作成功,将会受到所有厂家的青睐,到时再做市场,经销商自己的话语权就不言自明了。
如果,品牌砸在经销商手里,这种情景也是其他厂家所担心的。
启示:所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统一的,对于品牌和利润也是,企业可以从中看出自己的责任,但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和经销商剥离开来,否则在远离市场的情况,做出努力,其成本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小结
经销商作为链接厂家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让企业越过经销商直接面对-国内外品牌网-消费者是企业的无奈也是经销商的集体失职。
从营销的发展来看,未来的渠道-博纳睿成 王文卿整合营销-必然将经销商放置在应有的位置上,一个企业的战略和市场才会有更大的竞争力。
如果要做到这个结果,一是经销商自己能够觉悟到,另外就是通过企业的努力,让经销商觉悟到,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对于如何锻造,接下来请关注王文卿整合营销专栏—发现经销商系列。
王文卿:贵族享受营销咨询师,一直致力于营销管理咨询行业,现供职于上海博纳睿成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曾为国内多家企业服务,涉及家电、建材、快消,其中对白酒有较为深刻的研究和探索,先后发表多篇文章;特别对中小企业摆脱困境,解决实际战略战术问题,有较为实战的经历,在样板市场打造、企业管理、员工培训、大型活动策划现场管理、品牌打造中等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联系方式:139 1860 8301 邮 箱:wwwilling2006@163.com QQ:7 9008 6060 公司网址:http://www.chief-wisdom.com/main/index.asp 博客空间:http://blog.sina.com.cn/infocus790086060
(责任编辑:)
上一篇:“发现”经销商系列二:如何锻造经销商 下一篇:特许连锁:新品牌如何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