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肉食产业链浮出水面 品牌架构酝酿三足鼎立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段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来源:经济观察网 记者 贺文
在宁高宁为中粮集团确定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新定位后,中粮集团在大米、食用油、面食等业务板块的全产业链运作模式相继浮出水面。这一次是中粮集团的肉食产业。
12月23日,中国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宣布,以1.94亿元人民币收购外商投资企业万威客,一家在华南地区占据市场主导的低温肉制品及烘焙冷冻产品商。
收购万威客之前,中粮已有肉食品牌“家佳康”。中粮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中粮不排除将食用油、大米的主导品牌“福临门”也用到肉制品产品上,届时中粮肉制品的品牌将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近水楼台”的收购
万威客原为欧洲跨国食品集团Artal与国内外产业一体化猪肉加工集团Smithfield在中国合资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专职生产经营精心打造的低温肉制品及烘焙冷冻产品。其产品以前专门制作香港餐饮市场,后以“万威客”品牌供应中国少售及酒店餐饮市场。
不过,万威客在中国的市场拓展较为缓慢。目前,万威客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设有四家分公司。据了解,万威客的主力市场在广州和深圳,是当地低温肉制品的,分别占有当地47%、36%市场份额。但是在北京和上海,万威客的市场份额仅为7%、6%,不及双汇、雨润等品牌。
对于为何选择以万威客为收购对象,中粮集团总裁、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粮肉食”)董事长于旭波介绍,一是因为中粮集团与万威客原股东Smithfield之间的合作关系。2008年9月,中粮宣布收购Smithfield 4.95%股份,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这也是中粮持股海外猪肉加。二是,原股东对万威客的资源支持有限。据万威客内部人士透露,因为万威客仅仅是原大股东在华业务的很小很小一部分,所以给予的重视不够,投入的资源也很有限。三是,中粮集团看好万威客现有的运营团队。于旭波介绍,万威客运营团队在得不到原股东有力资源支持的情况,一直坚持开拓市场,“非常执着”。
据了解,中粮与万威客之间就收购事宜的接触始于今年年初。今年3、4月间,中粮集团肉食业务的负责人与万威客的高层会面;今年4、5月份,中粮对万威客进行尽职调查。
肉食产业链浮出水面
于旭波介绍,中粮集团正在全力打造全产业链的粮油食品企业,肉食产业链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据了解,万威客成为中粮全资下属公司后,将纳入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粮肉食”)管理。中粮肉食是中粮集团旗下一家集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深加工、冷链配送、分销及肉类产品进出口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目前已形成畜业、禽业全产业链。
中粮集团肉食产业链的运作主体是中粮肉食。中粮肉食总经理江国金介绍,该公司于今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旗下现有的业务主要是三块:畜业,包括种猪培育、加工、商品猪饲养、肉食品加工及配送;禽业,包括肉鸡饲养、屠宰加工、禽肉销售及鸡肉熟制品及方便速冻食品加工;肉类产品进口和销售。
在肉食产业链往上的养殖环节,曾是“养殖新手”的中粮集团已相继在天津宝坻、江苏东台分别投资建设百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项目。于旭波介绍,根据既定的规划,中粮集团在天津、江苏、湖北武汉建立三个百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约在50亿元,到2010年年底2011年年初将建成后各项目生猪年出栏量为100万只。这些产业化项目涵盖从养殖、屠宰加工、储备、销售等生猪健康养殖的各环节。
中粮集团发力肉食产业链,是因其已经占据产业链上游优势,往中下游延伸,产业一体化后,将能实现综合效益化。中粮集团旗下的部,主营加工和原料贸易,根据2008年报显示,工业生产能力为150万吨,是大陆的添加剂销售商。分析人士认为,中粮等于是从上游原料端,往中下游切入,打造生猪养殖产业一条龙。
而收购万威客是中粮集团打造肉食产业链的又一重要举动。
品牌架构酝酿三足鼎立
于旭波说,全产业链的核心是打造终端出口,也就是要强化中粮作为食品企业的定位,要接近消费终端;而之前中粮的企业定位是粮油原料贸易商,离消费者比较远。
换句话说,中粮作为食品企业,目前在终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还比较有限。目前中粮旗下,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为食用油的“福临门”、葡萄酒的“长城”等,而在更多业务领域内,比如大米、面食,比如肉食产品,中粮都还没有形成主导该市场的强势品牌。
在肉食领域,收购万威客之前,中粮只有一个品牌“家佳康”,产品主要是生鲜肉和熟食肉制品,且市场还仅限于华东地区的湖北武汉。中粮肉食总经理江国金透露,家佳康的熟食肉制品将在明年年初进入北京市场。
与家佳康定位为肉制品大众化、中端品牌不同,万威客将作为中粮肉食的小众、精心打造品牌。万威客食品有限公司CEO邵元本透露,万威客将开始新一轮的市场推广,其产品布局将逐渐从一线城市扩展到各省市。
于旭波说,中粮在肉制品上的品牌定位与双汇等不同,双汇是从冷鲜肉到肉制品都用统一的“双汇”品牌,而中粮将可能是多品牌。
中粮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中粮不排除将食用油、大米的主导品牌“福临门”也用到肉制品产品上,届时中粮肉制品的品牌将形成三足鼎立。不过,目前相关战略尚未具体确定,中粮肉食的品牌序列还在建设过程中。
在国内肉食品加工领域,已有双汇、雨润、荷美尔等主要品牌。但即便是这些品牌,其在国内肉制品市场的占比都很小。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富江介绍,目前国内肉食品加工业呈现开放竞争的态势,肉食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生产力水平偏低,急需大规模整合。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占国内肉制品总产量的15%,大中型企业占2%。2008年国内肉制品产量1070万吨,到2015年预计达到1500-1600万吨,产量提高50%,成品牌、有实力的肉制品加工企业的拓展空间很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