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店将实行实名制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张健龙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相关项目
昨日,总局正式公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从今年7月1日起,个人开网店将实行“实名制”,需提交姓名、地址真实信息,但并不强制要求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办法》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涉及市场准入、商品准入、交易信息、交易合同、交易凭据、交易竞争、注册商标专门设计权和企业名称权等权利的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保护等多方面。
热点1 网店办照不“一刀切”
开个人网店是否需要办照,此前是热议焦点。今年4月,总局就《办法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记者对比了一下,昨日公布的《办法》内容并无太大变化。
《办法》将开个人网店的卖家分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体户和自然人两类,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也就是个人,应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登记注册。
这表明,总局对开个人网店办照并没有实行“一刀切”,不是所有个人网店都要强制办照,而采取了较人性化的区别监管。一些临时进行二手或闲置物品交易的个人卖家,只需提交真实身份信息就可进行网络交易。
热点2 用购物凭证保护买家
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网络交易是在双方事先不了解、其间不见面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条件是采取措施,支持“虚拟主体”还原为真实的主体。《办法》从消费者有效识别网络经营者真实身份、交易合同、交易凭证、交易信息保护、申诉处理办法等方面作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定。要求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为经营者建立登记档案,要求网络经营者向消费者出具电子化的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以此作为处理消费投诉的依据。
此外,总局表示,对网络交易将主要实施3项监管措施,由县级以上部门建立信用档案,对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力争3年建成各省市统一网络监管平台。
热点3 经营者信息至少存2年
《办法》规定,提供服务交易平台的网站要对网店开办者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审查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实更新。并应审查、记录、保存在其平台上发布的网络商品交易的信息内容及发布时间。
其中,个人网店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和个人真实身份信息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同时规定,网络平台经营者须采取必要手段保护注册商标专门设计权、企业名称权,对售假网店采取措施。
另外,消费者在网上消费发生纠纷,平台经营者应向其提供销售者真实的网站注册信息,协助向交易当事人追偿。
热点4 违法交易可罚3万
《办法》同时赋予部门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督管辖权。总局表示,按照有利于维护权益、便于查处的原则,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由发生地的网站经营者住所所在地县级以上部门管辖,如果管辖异地违法行为人有困难的,可移交给违法人所在地县级以上部门处理。
对网上经营者出现的违法行为,部门可处以1万到3万元的罚款,违法情节严重的,部门可提请网站许可地通信管理部门责令暂时屏蔽或停止该违法网站接入服务,提请关闭该违法网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