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隐忧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刘小姐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很多人认为淘宝globrand.com是“网上沃尔玛”,其实不然。无论是从商品业态,还是商业模式上,两者都有很大的差别。目前除了交易额淘宝尚与沃尔玛有些差距之外,论商品的包罗万象,论对实体市场的杀伤力,以及创造新产业链的能力,淘宝丝毫不逊色于沃尔玛。把淘宝比喻成网上商业地产商或者很级购物中心似乎更贴切。祭出小本大旗,淘宝杀退了先入市场的易趣,招商与吸引客流自然早已不是问题,然而一直以来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顽疾——诚信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即便是在淘宝。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淘宝未来是否会走回易趣曾经走过的收费之路,我们尽可拭目以待。对于淘宝,做不了警察,做个好“城管”,恐怕未来都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一、诚信,淘宝的老问题新麻烦诚信,不只是电子商务的问题,更不只是淘宝一家的问题。现实交易也存在诚信问题。问题是,我们习惯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思维模式,电子商务从诞生之初就带给人们一个大大的问候:人都见不着,可靠吗?淘宝在解决交易诚信问题上面的努力,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引入信誉等级、买卖双方互评,以及开发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起初都很大地改善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诚信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推进了电子商务,至少是B2C及C2C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网购生活方式在国内的兴起。然而,天下熙攘,皆为名利往来。是工具就会有瑕疵与漏洞,淘宝的信誉评级如今催生了一个专职刷信誉的产业,信誉变得可以以0.3元/条计算,甚至更低时,所谓诚信无价,也就沦为笑谈了。当然,这不是淘宝的初衷,只不过,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戏,淘宝还要不要继续?更关键的是,刷信誉干扰了公平,对于勤恳诚信做买卖的卖家而言,对于借助信誉去判定是否购买的买家而言,他们恐怕只能向淘宝主张权益了。淘宝不是立法者,亦不是执法者。在法律尚未有对信誉作弊有明文制约时,淘宝要做的是一方面持续减少诚信规则下的黑产业生存机会,一方面去履行作为中国网络购物相关法制的谏言与推动者。二、企业的态度,淘宝不可忽视的风险电子商务的效益,并没有得到相当部分企业的认可。事实上,对于很多企业而言,电子商务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初了少数服装网络直销企业实现了单纯的鼠标商业模式之外,大部分企业仍然是以水泥+鼠标的方式生存着,即便是一些曾经以鼠标模式发迹globrand.com的企业,也逐渐回归到鼠标+水泥的模式。淘宝在为解决商品信誉问题,提升平台消费层次方面的作为是发展品牌-国内外品牌网-商城,但很多品牌商城并非企业直接参与,而是由中间渠道商或者代理商参与。这里的问题是,淘宝商城模式可能与企业自己的B2C平台发生利益冲突,也可能与线下实体发生利益冲突。尽管目前,网上商城的交易额还无法取代企业实体营业额,但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很多人担心,实体店沦为淘宝的试衣间,但更可怕的是,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研究淘宝价格战略。即实体店价格可能比淘宝商城高出30%-40%,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在淘宝网购买就得到了30——40%的实惠,这个定价背后是,企业把产品价格定的虚高,即便是从淘宝商城购买,价格与利润预期并没有减少。一些企业品牌商城的商品价格比实体店看起来有优惠,但负担的运费等成本,使得网购毫无实惠可言。所以,淘商城有时候不免是迎合懒人生活方式的套路,懒人经济,他们宁愿等,也不愿意去商城。因为很多企业并没有直接参与品牌商城,牵涉的利益关系就变得更为复杂,加上淘宝网上成千上万的个体户渠道,不得不考虑,如果企业们忽然觉得个体户于己不利,部门对淘宝这个网络城管监督不力会不会出手打击?三、淘宝的机会,在于不断给别人创造机会阿里巴巴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口号,同出一门的淘宝,也秉承了这样的血统,小本模式、创造就业机会、改变生活方式,诸如此类,甚至包括催生灰色产业,都足以告诉我们,淘宝的伟大,在于不断创造机会,先予后取,给别人创造机会,亦是给自己创造机会。不知道,未来淘宝会不会关上让自己发展壮大的小本之门,但可以预见,有那一天时,会有震荡,但淘宝业已不是当年的易趣。淘宝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购物平台,同时也把当下电子商务的各种问题暴露无疑,对于竞争者而言,如何另辟蹊径,创造新机会是解决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而淘宝,船大事多,如何完善现有服务,甚至面临社会效益很越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等诸多难题。不知道打着灯笼找不到对手的阿里巴巴集团,在下一个十年,能否依然高处胜寒。
图片位置欢迎与globrand(国内外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吴江伟: 专注致力于品牌营销实践与探索,先后服务IT、耐消费品、商业少售等行业企业。为国内外品牌网等多家线上媒体专栏作者及线下商业经济类媒体撰稿人。市场营销、文案策划、自由撰稿人、独立评论.......相比这些,我在乎作为您的智慧朋友。联系电话:13913280977 联系邮箱:dudubird12@yahoo.com.cn MSN:wujiangwei12@hotmail.com QQ:258381268(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国内外品牌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进入吴江伟专栏
(责任编辑:)
上一篇:英特尔:新标识与战略同行 下一篇:跨国品牌的成功之道——打造高品味的品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