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七连跳”:彰显代工困局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李钰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子兴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左达吉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肖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武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家庆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文忠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侯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婷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戴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龚小姐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云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系列专题:富士康跳楼事件
央视《新闻1+1》11日报道,5月6日富士康(相关专题:富士康加盟)又发生了一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这已经是今年1月以来的第七起。前面的六起依然历历在目:▼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18岁。▼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警方调查,马向前系“生前高坠死亡”。从这几起跳楼事件来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死者年龄在18到23岁之间,都入职富士康不久。前者说明今天的年轻人的抗压能力、吃苦能力不如上一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出生的更为明显,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更要自尊,更有梦想,自然压力也就更大,同时由于缺乏挫折教育,于是异常脆弱。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或许应该在中国的教育上去寻找终的答案。后者就说明富士康的管理或企业文化有问题,它把人当成机器使唤的管理在过去可能还能和谐,但是对于新生一代的人而言,或许就显得很不和谐了。有梦想、有自尊的年轻人碰到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时,自然就容易产生望,望之时便发生了那些惊人的一跳。富士康作为国内外代工大王,自然有必要让我们去从新思考代工的问题。所谓代工厂,简单讲,就是代人加工的工厂,它们没有自主的品牌,依靠微薄的加工利润生存的企业。先,为什么会出现代工模式?那是因为品牌经营者觉得加工这个环节利润不高,便把这个环节外包出去。美名其曰是社会分工。由于承揽这种订单的工厂有很多,因此他们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从而导致利润越来越薄,对于那种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只能通过提高工人的效率和劳动强度去实现(这一点好像马克思老人家早就论述得清清楚楚,只不过好像今天他老人家只有牌号,变成了一个孤-国内外品牌网-少少的幌子,已经鲜有行业实力品牌人重视其内涵了)。其次,为了提高工人的效率和劳动强度,对于那些体力活而言,那自然就是把工人变成成了一台机器,要求每一个工人精细到秒,每天就像机器一样做来做去,一天24小时都能运作,即使不能,12小时也不错。为了便于管理,据说在富士康还有一个“招”,那就是每个月开始要求员工签一个加班同意契约,同意者这个月每次都得来加班,若是不同意加班则该月一次加班都没有,一个小时都没有。为了多点钱,大部分工人都会选择签这个加班同意契约,因此富士康的大部分工人每天工作时间都成了12小时了。可是人毕竟不是机器啊,问题自然就出来了。,倘若没有前两者(一是承揽品牌商利润空间不大的加工环节,二是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和强度,按过去的说法实质是一种变相剥削)的支撑,代工厂好像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这正是代工厂虎虎生威了几十年之后的困局。工人的劳动强度是有很限的,不可能更胜一筹地“精密”下去,再说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除了必要的生存之外,还有许多更贵族享受一些的需求。因此,代工厂为了生存只能不断地迁移,向贫困的地区挺进,如过去从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向中国大陆、越南、印度等地区挺进,即使在中国大陆,也从沿海发达的地区的向内陆挺进。就拿富士康来说,武汉、山西、重庆等广大中西部地区,都已经有竣工的富globrand.com士康企业园区,搬迁深圳的工厂的地段部分是无法避免的,甚至全部迁移。从这点来看,富士康的七连跳发生在深圳,那也是一种必然。
图片位置欢迎与globrand(国内外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杨松霖,卓越策略家、营销与品牌导师,融通西方现代管理与东方古典思想的开拓者,找位学与统欲主义的创始人,品牌原动力的发现者,品牌速成理论的奠基人和行动导师,“客户就是情人”的倡人;现已公开出版的营销管理方面的专著有《找位》、《品牌原动力》、《客户就是情人》、《品牌速成大师》等;现任多家实业和咨询公司的贵族享受顾问,被誉为理论和实践功底的营销大师。沟通反馈请发送至E-mail:yslem@126.com。(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国内外品牌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进入杨松霖专栏
(责任编辑:)
上一篇:连续自杀事件!富士康应反思品牌发展之路 下一篇:富士康事件观察:生命比道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