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品牌,离国内外的距离还有多远?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中国品牌,离国内外还有多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太多红很一时的企业,然而大部分却如流星般短命,一闪而逝,为尴尬的是,至今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内外性品牌出现。如今,这种情况依然在延续,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仅几年。如果任由这种状态无休止的持续下去,那么中国恐怕永远也出不了国内外性的大品牌。
品牌,说到底,无非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一份承诺,消费者对企业的一份信任。品牌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并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方向。品牌既属于企业,也属于消费者,不是哪方能单独控制的。任何一个国内外性品牌的成长,都要经历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各省市、从国内到国外的漫长历程,可以说品牌的打造没有任何技巧和捷径可言,就如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的慢慢积累,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德国、美国、日本,无论从政治角度来讲存在怎样的矛盾和情节,但单纯从经济方面来看,他们的企业品牌成长历程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也只有通过透彻、深刻的分析、比较,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遮掩、逃避、躲藏,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问题我们要敢于反思,勇于面对,努力地去不断完善自身,才能一步步的走向国内外,也才会有百年老店的诞生。
多年来,政府、企业界、学术界都在积很探讨、分析、总结,力求挖掘出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所在。 然而,因看问题视角的不同,众说纷纭,各说各话,没有形成权威或被各方认可的深刻观点出现。大道至简,大象无形,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国内外的视野来看问题,通过比较、分析那些国内外性大品牌和我们的不同之处,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许这样会更清晰、深刻些。
一、产品质量依然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品牌成长的坚实基础
说到产品质量,不得不提德国和日本。应该说,就目前的国内外制造业来讲,德国、日本早已是制造业的标杆和翘楚。德国产品以精致著称于世,日本产品以细致著称于世。然而,反观一下我们中国的企业,山寨、造假已然成风,概念炒作大行其道,而基本的产品质量却成了被企业忽略的弱一环,急功近利、嗜血成性的商业本质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赤裸无遗。或许有人说,我们起步晚,缺乏高明的生产技术,事实证明质量跟技术无关,主要的还是那份责任和担当。把简单的事情做到,那就是不简单。回顾一下那些倒下的企业,无不是因质量问题而摔跤,如果没有了基本的质量作支持,企业的未来根本无路可走,更别奢谈国内外性品牌和百年老店。如果连基本的质量都做不好,试问,你能忽悠的一时,还能忽悠的一世吗?
(责任编辑:)
上一篇:资本充足率上限或提 五大行资本缺口数千亿 下一篇:小本自行车,年内将邀个人加盟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