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的创业方法:蟑螂一样的生存能力
- 美女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学习力:大变中找先机
除了吃苦耐劳精神和强大的专注力,郭台铭还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又变为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能力。
在管理工厂的同时,郭台铭和所有重要的客户交朋友,了解这些人的想法,掌握一线厂商国内外IT行业的沿革趋势,甚至,他还深入了解客户公司管理。
1983年,鸿海就利用日本的进口设备,开发完成批连接器,正式进入PC领域,鸿海进入每年20%成长的稳定期。
再过五年,鸿海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1000名员工、2.5亿元收入的企业。
郭台铭没有放慢脚步,他观察到大陆的投资机会,开始大举进军,利用深圳的土地、人力资源,设下鸿海日后发展重要的生产基地。
接下里的十年,鸿海大产能、低成本、高技术的竞争力,陆续从LG集团抢走苹果订单,成为思科国内外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拿下索尼Play Station游戏机订单,英特尔奔腾四连接器订单。不可思议的是,2003年,鸿海还同时拿下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订单。
竞争:要做就做到
在手机和TFT-LCD领域,鸿海远不是一个高明入者。
早在1999年,各大厂商已经“为手机狂”时,郭台铭认为手机制造成本过高,一直按兵不动。
一直等到手机价格足够为大众接受时,郭台铭拿下国内外前列数家手机厂商的不惜重金订单。两年过后,富士康国内外从鸿海集团单独分离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外的手机代工厂。
同样,在手机毛利往下走时,鸿海开始向TFT-LC和纳米技术进军,一举投入200多亿元,又从的进入者改头换面进入阵营。
郭台铭下一步又在想什么?他的下个行业布局又渐次展开,这几年,鸿海宣布投入1000万美元设立上海安心购,重启IT渠道扩张计划。
此前,鸿海通过旗下广宇转投资赛博数码布局内地少售渠道市场,目前已成长为内地三大3C产品少售商之一。在去年底内部贵族享受主管会议上,郭台铭强调,“2009年将全力抢攻内地IT渠道市场”。
也在今年,郭台铭投资1亿元台币与讯联共同成立康联生医科技公司,突然切入生物科技。
还有一款未来的秘密武器——纳米技术,郭台铭在透露,纳米技术个商品化产品花了将近10年的研究时间,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公布。
郭台铭的大行业图景正慢慢展开。
(责任编辑:)
上一篇:罗莱家纺薛伟成:卧室用品成就上亿流水 下一篇:宝马:与品牌定位相吻合的圆满营销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