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第1站

  • 金牌商机
  • 推荐项目
首页 >新闻资讯>商机风向标>IBM成功的十大关键战略

IBM成功的十大关键战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78%用户关注的赚钱项目
  • 刘小姐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换一换

与IBM中国周伟焜先生的对话,使我在战略的理解更加的深入了,战略作为一个特别复杂的结构体系,在IBM公司已经在精细化方面已是有棱有角了,按照我的战略的四个核心的层次来理解,IBM中国的战略包含以下10个关键词。

1、方法

在IBM现场一室之隔,国内外第三大管理咨询公司(仅次于IBM、埃森哲)凯捷宣布一项收购以加快本土化进程的计划,其负责人说,“我们希望像IBM一样受到尊敬。”不管已经拥有这种尊敬的IBM自身如何变化,它能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什么呢?周伟焜告诉《中国企业家》杂志:“我真的期望有一天人家说,希望IBM中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具体说是两件事:,改变它们原有的商业模式,帮大公司变“小”;第二,提高竞争能力,让小公司变“大”,让它们成长而不仅是省钱。这就是要讲究“方法论”。

2、趋势

周伟焜说他的一个重要责任是不仅了解IT业的发展,而且要看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趋势。“怎样变成IBM的机会,并且调动和争取IBM的资源。”他有很多信息渠道,“差不多有一组人是我们的智囊”,来掌握民营企业需要什么、国企一把手的想法、对未来经济的影响……当然有效的方式是亲自面对客户,周伟焜每年起码会与客户见面200次。

9年前,周伟焜任IBM大*区董事长时做了一个决定,把大*区总部从香港搬到北京。“我有一个信念,如果不在北京生长,每天呼吸这儿的空气,你没有办法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也不会了解为什么会发生。坦率地讲,在中国呆得时间越久,我发现我不知道的事远远很出我知道的事。”因此,更重要的是从信息中看到趋势,而且比人家先走一步。

3、目标

对于在任IBM大*区董事长兼总裁9年的周伟焜来说,他在IBM的36年工作中“好的时光开过香槟”,的压力则是郭士纳曾经说的“希望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IBM在中国的业务做到IBM国内外前三名”。不过,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IBM国内外管理委员会(WMC)的成员——让他从容面对这一切,在新CEO彭明盛设立的这个委员会中,周伟焜除了汇报IBM中国的业务状况,也参与一些重要项目的拟定,更重要的是,及时了解IBM新的方向。

4、理念

即使IT“新锐”Google上市了,信息工业的革命仍在继续,“老象”IBM也仍在跃动着舞步。自2002年彭明盛推行“随需应变”(e-businessondemand)战略、“重写IBM历史”(周伟焜说)以来,营业额达800亿美元的IBM每年都会调整策略。

5、产业竞争

2004年6月,IBM中国这么多年次醒目地出现在资本市场上,在国内外开展“瘦身运动”的IBM将售出其与长城电脑的合资公司长城国内外(IIPC)80%的股份。6月11日,IBM推出足以撼动微软Net的客户中间件软件Workplace,IBM大华区软件部总裁宋家瑜指着空中的助兴泡沫说,“这的确不太像IBM的传统”。

在这种背景下,在从“制造中心”转向“创新中心”的中国,倡导服务及“随需应变”的IBM收入的70%左右却仍来自硬件业务,周伟焜承认“很多人都盯住我”这个问题。但奇特的是,作为国内外第二大软件厂商(仅次于微软),IBM软件却是。IBM软件从今年1月开始转型—五大软件按重点行业重组,无疑将加快周伟焜所希望的IBM在中国“更高的成长率”。为了让转型更具亲切感,WebSphere产品负责人甚至引用了邓小平的名言“摸着石头过河”。

6、全局性

但无论“随需应变”是IBM多大的赌注,更多在执行层面的IBM中国更重要的是业绩贡献。出乎意料的是,周说:“销售额不是我的压力,我们有可能有单子输给别人,但我怕输给别人的不是一场战役,而是输掉整个战争……当IBM把这个地区的工作交给我,我就有责任来看这边发生的事情和对我们的影响。我的压力是,如果我看错了,我们有可能一败涂地。

7、影响力

尽管有着“无论我们的客户、朋友如何尊敬、认可我们,可是他们依然没有觉得IBM中国公司是一家中国企业”的遗憾,周伟焜说他对此不感到紧张,虽然郭士纳曾经说过IBM中国公司必将成为“中国IBM”。“中国IBM背后的意义是,希望在这儿跟在美国一样有影响力,IBM做什么机型别人就跟我们学,我们说做服务、随需应变是未来的方向,虽然竞争对手没用同一个词(比如惠普的“动成长战略“),但实际上是一致的;同时我们在宽度上争取有更多的事情在中国做,在深度上影响越来越强。”

8、定位和选择

当然这看起来似乎永远做不到,周伟焜开玩笑的说,因为8年-10年内中国市场的规模不可能像美国那么大。而即使IBM在中国的深度比起竞争对手表现不错,但跟总部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甚至跟一些高管、客户说,有时候也要伤脑筋才能找到我所需要的人,我得出一个结论,本地化有可能并不是IBM在中国目前紧急达到的目标。”

也许5年后周伟焜再接受采访谈这个话题更合适,但IBM在中国已经和合作伙伴、客户一起成长了。在很多领域,“一些客户希望我们帮他做项目规划,一些客户要把市场导向变成客户导向,多的是财务管理……很多项目我们是做完以后再做IT、信息化方面的事。”IBM也继续纵深发展,其国内外第7个研究中心设在中国,今年底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将达1500人(其中1496人都来自本土),而且在中国迈向国内外化的第二波(创新中心;波是制造中心)中,IBM希望做更多的工作。“就像办公室里的黑板白板,每年每季度都画上漂亮的图画。”周伟焜形象地说。

9、执行

直到现在,郭士纳刚到IBM时说的一句话仍然有效:“(很多人)提不了几个真正的战略问题,很难形成统一的IBM总体观点。”即使这样,进入2004年的IBM为自1995年软件部成立以来重要的转型而全体行动起来,基于五大软件产品:WebSphere(对阵BEA)、Lotus(对阵微软)、Tivoli(对阵CA)、DB2(对阵Oracle)以及Rational,IBM将向12个重点行业及60余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5月份IBM又在国内外推出Workplace,不仅大大降低客户的IT管理费用,而且将改变国内外办公软件的格局。

{ad}

10、核心价值

郭士纳还说过,“每个产业都有一个整合者,IBM的位置应该是成为生产线的角色。”近年来尤其在芯片业,拥有12寸芯片厂、0.13微米制程的IBM正不断从台积电或联电手中抢走订单,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在美林主办的研讨会上提出IBM是未来主要竞争对手。

 

(责任编辑:)

标签: IBM

上一篇:联想倒戈 是成功的转身还是潜在的噩耗 下一篇:如何让中电电气繁荣保持长久

3秒快速留言,赚钱项目量身定!

性别:
  • ·请给我推荐赚钱的项目。
  • ·有热门项目请联系我。
  • ·我没有开店经验,请推荐合适的项目。
  • ·我有开店经验,有好项目请联系我。
  • 私信交流防骚扰
  • 诚信品牌有优惠
  • 网上索票看展会
  • 火爆项目线下看
X 信息提示

恭喜您!留言成功。
请保持手机畅通,确保企业快速与您取得联系!

赶快 注册 成为渠道网会员吧,您将享受更多免费会员服务!

  • 享受最低加盟费优惠政策!
  • 创业遇到难题,投资顾问来解答!
  • 快速找到诚信优质的投资项目!
  • 免费参加招商展会,为您加盟护航!

渠道网已注册371079人 ,诚信品牌15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