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尔创始人把炊具做大的小家电制造商
- 韩先生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先生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郭捷珍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爱军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乐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盛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女士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马洪艳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梅伟辉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苏增福给人的实力印象就是典型的实力代企业家,面容和双手都写着曾经吃过的苦,没有凌厉的气场,但话不多,很少笑,透着正派的严肃和倔强。他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却有一副南方少见的魁梧身材,或许因为当过8年兵,至今还算挺拔。今年,苏增福72岁了。之所以重新走入媒体的视野,因为他正进行着人生中第二次创业,放下做了二十多年的压力锅,从少开始做水龙头,且已默默地做了4年。为什么还要创业?对于苏增福而言,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结果——在一连串决策之后,自然地走向了这个结果。
2007年开始,他陆续向国内外大的炊具和小家电制造商——法国SEB公司转让苏泊尔炊具71%的股份,从而使苏泊尔集团失去对苏泊尔炊具的控股权,至今外界非常不解。有那么一秒钟——只有一秒钟,苏增福的脸上划过一丝得意的笑,他说:“我很会算的。”于是,立刻算了一笔账:2000年,苏泊尔集团投资6000万元,成立炊具公司,而后单独上市;两次卖掉股份之后,集团所剩下的股份市值还有近20亿元,但**了近70亿元。
成立炊具公司时,苏增福将集团的这一主营业务交给了儿子,跟他一起打江山的一批副总们从此退回了集团。那段时间,集团也尝试过多种投资业务,但他始终认为,集团必须以实业为主业,原因很朴素,“如果做投资,不能让做锅的人去做,得找的人,做锅的人还是没事可做;只有做实业”。
苏增福先就不允许自己没事可做。“闲着不就是在等死吗?”他说,“人们都说,自强不息,自强就是要为社会创造些价值,息字的结构就是自己的心停止跳动了,就息了,所以,要自强到自己的心停止跳动为止。”四五十岁时,他经常去大连出差,认识了一个水产公司的老头儿,他问人家:“为什么退休了还来上班,不待在家享福呢?”那老头说,“如果待在家里,整天得看老伴的脸色,被老伴指挥做这做那,得拎着篮子去买菜,给孙子当服务员,太烦了。”那时候他就想,有道理。
两年前,苏增福在沈阳大手笔地投资4亿元做基建,建成25万平方米的厂房,引进54条120米长的生产线和200台抛光机器人,年产量可达4000多万个不锈钢水龙头。其实,把炊具公司剥离之后,苏泊尔集团的资产只有5亿元,要再做实业,并不宽裕,直到卖了股份,才有了丰厚的家底。浙商的精明像一种基因,没写在苏增福的脸上,却刻在骨子里,而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种能力。“我知道,这次创业**会成功,所以,一开始就做了长远的规划。‘苏泊尔’已是一个实力品牌,水龙头可沿用其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如今的苏增福懂得如何把企业从少做到一,再做到强大。
相较于从一到二,从少到一往往更难。上世纪80年代,苏增福以给“双喜”压力锅做配件起家,几年后,他不甘心,想做整锅,遭到身边所有人的强烈反对。他依旧坚持,但需要解决资金的问题——引入一条生产整锅的生产线需要300万元。今天他仍清晰地记得,“我找县财政局借5万块,人家都不借,还问我‘你一个农民,借钱干什么?’”后,他只好去上海找银行借了200万元,又挨家挨户找村民,一点一点地凑。可当整锅生产出来时,也不怎么腰包不瘦增涨。因为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买生产资料的价格不一样,成本不一样。“直到1992年,民营企业有了和国营企业同等待遇,成本一致了,我们的效率直接转化成效益,才开始大钱。”苏增福次承认,他是后怕的。“风险太大。如果1992年不来呢?如果再晚几年来呢?”
实力次创业,并不知道企业下一步怎么走,每走一步都战战兢兢,每天都是在解决各种问题,一个坎一个坎地走过来。可这次,他相信,不会存在任何坎,集团发展到这个阶段,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资源可以整合各种资源,社会环境也不一样了。
正如为什么要做不锈钢水龙头,就因为苏增福偶尔了解到现在通用的铜质水龙头含铅,铅溶于水,儿童如果摄入过量的铅将有患多动症或者痴呆症的危险。作为铜质水龙头的替代品,不锈钢水龙头的售价在几千至上万元,市场占有率只有3%左右。这是一个大好的市场。在今天的环境下,只要人们意识到这点,**就有机会,就像当人们知道国产牛奶中含三聚氰胺,就不会再喝了。
投身水龙头产业后,苏增福花了4年,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把品质做上去,一是把成本降下来,“我本来是做锅的,如果一开始做水龙头就做成功了,就做到国内出彩水平,我就是神仙了”。当谈到技术时,他的脑子就像立刻换了一个频道,从商人切换到工程师,兴奋而执着,甚至情不自禁地大笑。他说:“不能引入一条生产线之后就开动生产,就不管了,得把每一个工艺都弄清楚,光技术人员懂是不行的,有时候,即便他们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因为要改进就要换工艺、换设备,以至换生产线,这意味着此前的投入都要作废,不是店长谁敢担这个责任,谁敢拍板?只有我自己弄懂,自己来判断。”
不久前,他去沈阳巡视水龙头生产基地,当地的厨师给他做“水饭”,他觉得很不好吃,于是,就把整个厨房的工作人员都叫过来,亲自讲解“好米饭是如何做成的”:一粒米在蒸煮的过程中,从多少温度开始吸水;从什么部位开始吸水;多少温度会“开花”……这是做锅的时候,他的研究成果。
这次,为了研究不锈钢水龙头,他4年中换了3套流水线,生产了100万个水龙头,都不满意,就一个都没卖,几个亿打了水漂。一度身边的人都认为,“董事长不是在生产水龙头,是在生产流水线”。
苏增福坚持要一条产品圆满且自动化的流水线。他称,卖掉炊具公司,并不是为了**而**,而是看到了做锅的“天花板”。1998年,他去韩国考察,就发现韩国炊具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之前的韩国同行也是做外销,但当中国企业冒出来后,由于人力成本低,韩国锅一下子就没有了竞争优势,加之韩国国内市场小,企业很快就不行了。
10年后,中国的人力成本也翻了几番,外贸订单也开始向东南亚转移,苏泊尔炊具的产值已达100亿元,占全行业的80%。“如果做企业做到企业倒掉的那一天才关门,那是不合算的。我得在企业走向上升期,走到80%的时候卖掉,然后再马上投入下一个企业。”苏增福说,这次他必须把劳动密集型企业变为科技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如今,他经常不动声色地陈述:他的一条生产线,一年生产75万个不锈钢水龙头,只需要42个工人;同行一年生产19万个,需要360个工人。“产品质量更是不好比的,我们投入的资金也不是一个规模。”这话之中,能够听出他的骄傲,但也仅此而已。他从不曾有过特别兴奋的时刻,过去因为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成功的一刻更多的是感慨;而现在每一步都是计划之中的。
今年,苏增福72岁了。他的目标是帮助苏泊尔集团再创造一个百亿级的上市公司。他说,如果年轻10岁,就有的信心做到,“人的生命不是自己控制的,但企业的生命可以由做企业的人控制”,这个目标**会实现,但也许不是由他来实现了。
人生交汇点
创业前
35岁,苏增福在浙江台州玉环县一个农机厂当业务员,45岁的苏增福当上了这家年产值20万-30万元的农机厂厂长。
27岁的褚时健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32岁担任嘎洒糖厂厂长,上任数年后该厂年营收30多万元。
17岁,蔡先培是都钢铁厂的一名普通员工。
创业
55岁,苏增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苏泊尔”。
51岁,褚时健开始建立一个红塔山帝国。
50岁,蔡先培从都钢铁厂辞职下海经商。56岁成立科宝公司,建立品牌科宝博洛尼。
第二次创业
70岁,苏增福在沈阳开始第二次创业,做水龙头。
74岁,褚时健和老伴在云南开始第二次创业,种橙。
73岁,蔡先培开始做科宝橱柜。
未来
苏增福的目标是帮助苏泊尔集团再创造一个百亿级的上市公司。
褚时健的目标是未来两年果园能年产橙子2万吨,满足市场需求。
蔡先培的目标是未来二十年,做两个上市公司,建两个工业园,成立两个会,写两本书,拍两部电影。
(责任编辑:guozhao)
上一篇:俞敏洪:每个阶段都不是那么平坦和顺利 下一篇:施正荣:创业与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