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被外资全部灭掉还有多远?
- 美女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大宝,百姓的,的骄傲!
作为品牌的大宝,曾一度在国内日化市场风光无比,甚至连宝洁、欧莱雅等国内外巨头也不敢小觑。
北京大宝的前身是北京三露厂,该厂是国有的福利性企业。1990年,北京三露发展并不顺利,银行存款只有7000元,连职工的工资发放都成问题。当时担任北京橡胶五金厂厂长的杜斌临危受命。在大宝以锐意改革、勇于创新著称的杜斌上台后在融资、研发、销售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上台的当年,大宝拳头产品SOD蜜面世。
以“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形象出击的大宝,从1997年开始,连续8年夺得护肤类产品的销售。《成功营销》与国内一家的专职调查机构合作发布的2003年中国竞争力品牌调查显示,2003年,在润肤品行业中,大宝的市场份额是17.79%,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作为品牌的大宝,曾一度在国内日化市场风光无比,甚至连宝洁、欧莱雅等国内外巨头也不敢小觑。 就这样的品牌,却在成长路上遭遇到了瓶颈。
日化品牌的宿命——有销量,没**!
然而,发展至今的大宝如同国内大部分大众化日化企业一样,开始遭遇发展瓶颈。
“从2003年左右开始,北京大宝的发展速度开始慢下来。”一位熟悉大宝的业内人士说。据2003年中国竞争力品牌调查显示,2003年,大宝的成长指数并不高,远远落后于丁家宜、美加净等品牌。
近几年,大宝的年销售额一直保持在8亿人民币左右,与中国化妆品行业近20%的发展速度相比,显得上升乏术。另一方面,虽然大宝SOD蜜是大宝成功的拳头产品,但其后,有影响的新品并不多。
此外,大宝品牌一直停留在低端市场销售,没能进入以跨国化妆品公司为主体的合资品牌占据的中档护肤品市场,更无法撼动进口品牌一统天下的核心护肤品。
2005年,“大宝”销售额达到7.8亿元,在国内护肤品中。然而,相对于中国化妆品市场700亿元的总销售额而言,“大宝”却仅占有1%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合资、外资化妆品企业的**都很高,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30%。而像郁美净、大宝这样走平民路线的本土品牌,却只有不到2%的**空间。尽管本土化妆品品牌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化妆品市场80%的**却被国内外品牌走了。
因此,大宝的宿命更是中国日化的宿命,有销量,没**;有品牌,没成长!
(责任编辑:)
上一篇:红旗轿车的品牌精神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营销疆域的高山、平地与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