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并购,品牌即将缺失
- 吴奶奶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二是发展受抑制,品牌的前途被锁死。比如*牙膏,虽然现在业绩也还不错,但已经不是当年的了,挡在其面前的是高露洁和佳洁士两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在外资收购中国品牌的历史中,*牙膏是少有的能够独善其身的品牌,其发展也就如此,那么,希望通过并购打开品牌空间,进军国内外市场的想法,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三是成为外国资本榨取中国流水的工具。因为被并购后,品牌已经不再是*的品牌了,即使出现人们梦想中的“品牌步步高”,也只会使中国的流水更多的外流,发展的越好是中国人越大的悲哀!比如*牙膏、南孚电池、徐工机械、双汇旺腿肠、华润涂料、苏泊尔等,这些曾经的行业标志性品牌、中国人的骄傲,而今已经成了“品牌汉奸”(这个词语来自苏宁老总对五星的评价——“五星卖给百思买还不如卖给苏宁,这样起码不用当‘汉奸’,把自己辛苦创办的品牌卖给外资。”)。
那么,为什么很多品牌发展到的阶段都选择了并购?个中原因到底是什么?
种情况:品牌所有者对品牌资产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与国内外的接轨,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涌入中国市场,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品牌的**空间越来越小,品牌的价值虽然提升了,但是不能给所有者带来直接腰包不瘦,从而导致所有者产生变现的想法。而现阶段刚好各跨国公司急于切入中国市场,然而它们普遍缺乏网络和本土化团队等资源,而并购则是快速占领中国市场的不二法门。于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闹剧开始频频上演,部分品牌所有者在资本并购的豪门盛宴中得钵满盆满。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国经营者之:吴鹰的凯旋归来 下一篇:品牌定位的坚定性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