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十年一觉杭州梦
- 美女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3G就是打不通
从一开始,小灵通就被视为鸡肋技术:功能少、信号覆盖差、无法漫游、无法升级,更重要的是,不适合提供大规模公众服务。在特殊的时期,小灵通充当了盛行一时的过渡技术。
然而,2006年后,当移动资费开始下调,3G影踪凸现的时候,小灵通也开始显露颓势。2006年12月,小灵通用户从峰降至9112万;从2007年1月起,运营商开始实施手机单向收费,小灵通赖以生存的价格空间被打破,到2007年12月小灵通用户再度降至8454万户。用户数开始逐年下滑,截至2008年底,小灵通用户数降至6893.1万户,跌破7000万户大关。
其实早在2003年小灵通的全盛期,吴鹰已经意识到小灵通的增长潜力有限,于是私底下转战WCDMA和IPTV的同时,也努力维持小灵通的形象,称“即使3G牌照发下來,也不会影响小灵通的发展,它扮演的角色是取代一公里铜线。”然而,由于发展小灵通的时候得罪中国移动和联通太深,UT斯达康的3G努力一直未见成效。2007年6月,股东们忍无可忍,一代“小灵通之父”终离开了UT斯达康,离开了小灵通。
结果证明,吴鹰的支持没有实现。3G与“小灵通”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技术,具有更高频谱效率、更大容量、更好质量和更丰
富业务的3G会替代小灵通,用户也已经脱离了只要求低价格的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转而要求更多更丰富的无线数据服务。
终,小灵通这个过时的便宜技术还是未能接通3G。一方面,小灵通的运营商电信终如愿拿到了移动牌照,进入全业务时代,对小灵通的放弃已是必然;另一方面,在3G发展一段时间之后,频段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因素促使2009年2月将小灵通频段划给TD,并限期小灵通2011年底退市。此时,小灵通十年梦醒。
(责任编辑:)
上一篇:窥视金舵陶瓷的品牌足迹 下一篇:安彩玻壳:国内外老大一夜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