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企业渠道建设的转变
- 张健龙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而著称的电池行业能够制胜国内外市场的两个法宝是价格低廉和产能巨大。然而如今,这两个法宝之一的价格却已经失灵。正如双鹿电池抱怨的那样,“去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外销的效益直线下降。5号电池内销的价格为1.2元人民币,而出口价格仅为9美分,折合人民币只有0.8元。”电池用铅、锌(特别提高跳高)、镍等主要原材料长期高价位运行,近期价格不断上涨,很出电池提价的幅度,使企业噌噌往上窜严重下滑。
实际上电池企业的繁荣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然而,为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发改委、2006年9月14日出台取消铅酸蓄电池13%的出口退税的规定,并将该类产品列入禁止出口、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这无疑对已经在狭小价格空间中残喘的电池企业特别是专门生产蓄电池的企业尤如雪上加霜。据统计,2005年我国铅酸蓄电池的出口金额达到8.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0%以上,如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势必将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技术壁垒
根据欧盟第98号指令,对出口欧盟的电池,特别是便携式原电池和蓄电池的镉含量必须从目前的0.025%降低到0.002%。而且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必须对出口欧盟的废旧电池和蓄电池进行回收处理。这次修改无疑对我国电池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有重大影响,国内一电池企业负责人指出,目前国内电池制造技术无法将镉含量降低到如此标准,而且暂时找不到隔的替代品。一位技术专
家也表示,如果对出口欧盟的废旧电池和蓄电池回收将使电池企业的成本增加15%
贸易壁垒
2003年5月,美国劲量控股(英文ENERGIZER)和EVEREADY电池公司以侵犯其无汞碱性电池生产技术权为由,向ITC起诉宁波“双鹿”等中国7家电池生产厂商,并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条款的规定对中国7家电池生产上发动了不公平竞争调查“337调查”。据业内人士分析,劲量的目的有两个;其一,利用调查阻挠低成本产品的市场扩张步伐,此次调查是美国电池企业对亚洲电池出口日渐增多而采取的措施,其二,即便胜诉不了,至少也暂时让这些企业陷入繁杂的官司之中,**大量诉讼费用,使美国电池厂家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对策。
(责任编辑:)
上一篇:网络销售渠道像野草一样疯长 下一篇:杉杉集团做出“推行特许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