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渠道品牌的问题
- 黄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斌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欣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下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女伶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林地海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我们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不做品牌,只从产品上和中国企业竞争的外国公司,很容易融入到中国的渠道和国情当中;而一些重视品牌的企业,却在中国逐渐失去品牌的目标人群。这是由于,在中国,渠道的作用是帮助满足市场已经具有的需求,而并非开发新需求。
跨国公司用品牌策略规范的渠道和中国市场只接受产品的方式有很大区别,这就会造成一个矛盾:渠道成员为产品的**而做,而跨国企业要的不仅是**,还有市场本身。
中国人很多,劳动力成本也很便宜,很多企业的产品定价都是以产品的制造成本和原料成本进行定价的。我们很少把推广成本所能累积的品牌价值作为定价的依据。这样,在面临国内外化的今天,中国的很多加工产品是以没有品牌的价值横扫国内外的。这种结果是,一旦中国企业的自有品牌走向国内外,会使国内外所有的品牌价值降低。但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品牌还没有走向国内外,而国内外品牌都走向了中国。这个时候,中国市场也同样让所有的品牌在中国无法体现价值。
但是,这种现实并不是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它们希望中国人认同的不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认同它们的品牌。
做市场不仅是渠道的畅通问题,还需要帮助企业在所在的区域对需求进行启发,对已经有需求的市场进行保护和建设,这是营销中的正常思维。只是面对中国市场的状况,本土企业更现实,它们只卖产品,不卖品牌,而一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和中国市场的现实存在着**的差距,它们不仅需要把产品卖出去,也希望把品牌卖出去。
(责任编辑:)
上一篇:品牌是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的感知 下一篇:投资的渠道触角从黄金转到了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