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集团很生“二胎”是个正确的策略
- 吴奶奶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当“华龙”方便面经过多年的艰苦征战,在低端方便面市场份额占据出众的时候,它开始考虑向上延伸,打造中精心打造产品,到城市与“康师傅”、“整体”开展攻坚战。当时华龙集团相当明智,他们没有继续延用“华龙”这个品牌名,而是开创了新的副品牌——“今麦郎”。
也许有些人会不解,为什么舍弃辛苦创下的品牌资产不用,却要另觅品牌名?十年的市场传播努力岂不失去用武之地?当时抱有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庆幸的是,华龙集团抵制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坚定地生了品牌“二胎”。这才有了“今麦郎”今天的成功。
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当初如果华龙集团坚持“一个孩儿”策略,现在会怎样呢?
答案很可能是不怎么样。否则它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应该说,华龙集团很生“二胎”是个正确的策略。
这可以用品牌定位的理论来解释。
品牌“二胎”的原因
华龙方便面当时已经深入人心。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是“华龙面、天天见“。笔者曾经戏言:如果某人“天天见”“华龙面”,可以想见他的日子过得会有多差!由此可见,这是一个低端品牌。价格便宜量又足,是吸引农村和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关键。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十年的市场努力,华龙面的平价定位已经深入人心:华龙=实惠的方便面。此时,“华龙”已经在消费者心智中完成“注册”。如果华龙集团试图改变这种心智认知,势必要花费巨大的努力,结果也很有可能是令人沮丧的失败。
改变一个已经根深蒂固的定位,就跟做变性手术一样,一则不容易改;二是改了也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用“华龙”来冲高价位市场,**是徒劳的,消费者不会买账;同时也会给消费者已有的心智认知带去障碍,使得“华龙”原本很清晰的定位出现混乱。此时,如果“康师傅”和“整体”适当地向中低端渗透,“华龙”的境地将不仅仅是进攻无力,连苦心打下的江山也会岌岌可危。好在,“华龙”当时洞察了这个基本原理,成功打造出“今麦郎”这个品牌。
弟弟不像哥哥
为了避免“华龙”低价位的影响,“今麦郎”弟弟从生出来就和哥哥不一样。无论是包装还是价位,无论是代言的还是投放的媒体广告,都让人明显看出“今麦郎”是被娇生惯养出来的。
更有趣的是,父母还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弹面。用“弹”字开创一个新品类。
“康师傅”、“整体”不过是方便面,而“今麦郎”则摇身一变成了“弹”面。言下之意,其他面都不怎么弹。可以说,“弹面”占据的是消费者的心智空间,开创了一个巨大的新品类市场,避开了与“康师傅”、“整体”这两大“面霸”的正面冲突,迅速在消费者心智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成就了“今麦郎”的品牌价值。
(责任编辑:)
上一篇:如何拓宽中国地板的渠道建设 下一篇:“试衣族”冲击实体服装品牌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