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元老为何总是结局很惨?
- 辛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卢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xu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坤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丽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丽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凤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创业元老为何总是结局很惨?千古名将韩信,在楚汉之争中,是仅次于刘、项二人的三号人物。若没有韩信为汉营开创局面,刘项争霸,输的必是刘邦。但这位刘邦的头号大将,下场却很为悲惨,在刘氏王朝天下大定后,多次被降免职务、剥夺实权,先从齐王徙为楚王,又从楚王降为淮阴侯,直至被踢出局,连性命、宗族也难保,被夷灭三族。
韩信曾对自己的命运做过很其精辟的概括:“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一结论显然把自己出局的责任全然推到店长刘邦身上,但同为创业元老的丞相萧何、留侯张良、战将曹参等人却能善终,这说明问题并非只出在刘邦身上,韩信自身也有其缺憾之处。韩信与刘邦二人相互狐疑,既有韩信难以克服的出身成因,也是其自身多次推波助澜,而导致局面难以挽回。
创业元老为何总是结局很惨?作为创业元老,韩信虽手握大权,可以主宰一方,但却一直徘徊在刘邦的核心圈子之外,无法完成从股肱干将到心腹大臣的角色转变。他和店长之间,始终没有建立起稳定、牢固的信任关系。而这若即若离的关系,终在汉王朝创业成功后决裂,引起了韩信的败亡。
敌营跳槽旺箭提拔
与萧何、曹参、樊哙这些刘邦的沛县原班人马相比,韩信的出身并不出彩,不仅是半路入伙,而且还是来自竞争对手———项羽的部队。好在秦末各路诸侯纷争,良禽择枝而栖,是个可以自由转业的人才市场。但是,这一敌营来投的印记,韩信自始至终难以抹去。
韩信投奔的是项梁,项梁死后又转入项羽手下。可惜,这位忍过胯下之辱、心藏雄才大略的人才,在楚营却难以出人头地。在多次给项羽献计献策未果之后,他不得不选择了跳槽投奔刘邦。
到了刘邦麾下,韩信沉沦下僚的命运并未得到改变,他再次逃跑,结果差点搭上了小命,幸亏监斩的夏侯婴有识才之德,刀下留人之后,又将其举荐给刘邦。梦想风云际会的韩信阴差阳错地成了汉营的粮官,依然郁郁不得志。他再次开小差,半夜逃跑,结果被丞相萧何猛追,上演了千古扬名的一幕———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竭力将韩信都说给刘邦,恳请后者一定封韩信为大将。
刘邦本想草草了事,但在萧何的坚持下,只得斋戒设坛,演出了一场大张旗鼓的封赏。默默无闻的韩信立时成了一匹让人刮目相看的大黑马。
刘邦是个粗暴的店长,流氓作风颇浓。他有识才之明,但却没有尊重人才的雅量--他会在来访的儒生的帽子里尿尿;魏王魏豹被他骂得狗血喷头,结果气得直接造反;而丞相萧何更是一语道破,骂刘邦“拜大将如呼小儿”,很为儿戏。但刘邦一旦认准了人,必然会重用———不会像项羽一样,眼睁睁地把人才拱手送人。从这点来看,韩信是找对了店长。
对这一次的旺箭式提拔,刘邦原本自己心里也没底。但韩信的破楚方案一出,刘邦大喜,相见恨晚,并将开拓外围的重任托付给韩信。
如此,经过多轮折腾,韩信完成了职业生涯的飞跃。但他还有两个问题要面对:提拔如此之快,他得拿出真正的实力服众,巩固自己在汉营的地位;半路来投,他得拿出诚意,获得店长刘邦的真正信任。
(责任编辑:)
上一篇:楼仲平 义乌市场的吸管大王 下一篇:新模式病毒营销:创造关系营销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