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名言:创业只有坚持才有出路
- 李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力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曾说:创业者只有未来,没有昨天。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没有退路可言。
**指点创业者
对于那些即将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人来说,创业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困难重重,但是,要想创业成功,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未来能够成功。对此,**说:“其实每一个创业者都有很痛苦的经历,无论是60年代的人创业,还是70年代的人创业,或者80年代的人创业,每一阶段都有痛苦。但是有一点,无论怎么痛苦,既然你选择创业了,那么就必须明白创业者只有坚持走下去,才有出路可言。”
在国内外计算机的发展史上,王安电脑公司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它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典型,但它的衰落也同样具有效果色彩。它在鼎盛时期走向破产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同巨人公司一样,王安公司也曾经作为创业成功的典型被人们广为传颂,但终却以失败告终。这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它经过了辉煌的创业历程后,盛很而衰。它的经历说明了高科技企业确实具有的风险,在对未来的把握上远远没有传统工业那样有预见性。
王安公司是王安博士在1951年建立的,今天我们办公室常用的打字机、电子键盘、文字处理软件大多是王安公司的杰作。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王安公司基本上独霸了国内外上所有的文字处理业务,不仅生产分离式产品,而且生产把这些产品连接起来的系统。到1980年的时候,王安公司雇用了12000人,腰包不瘦543亿美元,腰包不瘦达到5200万元。王安公司勃勃的生气使各省市内外都为之瞩目。老牌的生产办公室设备的国内外商用机器公司IBM感到了王安公司的巨大威胁,甚至有人认为,王安公司将是IBM**的终结者。
但好景不长,1985年IBM公司生产出一种个人计算机,可以放在办公桌上,其功能比王安公司的产品性能还多,而且成本更低,这预示王安的传统产品要遇到一场血战,但王安本人对此却持沉默态度,从而给IBM一个好的机会。
而正是在1985年,各省市内外的计算机行业出现了衰退。王安实验室次出现了亏损,第二年的季度就亏损了1亿美元,虽然年底时,财务报告显示增加腰包不瘦5090万美元,但这无疑对王安公司是一个警告,但公司对此却置若罔闻。
王安认为计算机行业的衰退只是一个暂时现象,不久整个行业就会出现反弹。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但他却错误地认为计算机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导致王安公司没有投身于这一新的领域来争夺市场,反而仍旧在生产已经过时的产品,结果造成了产品的大量积压。
在1988年和1989年两年时间里,王安公司总计亏损了4243亿美元,直到1992年曾经受国内外瞩目的王安公司申请破产。
导致王安公司困境的重大原因,是对环境变化反应的迟钝。
落后于时代,就会被时代抛弃。在计算机行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只有18个月的时间,如果有一丝的迟疑,就会地失败,而在计算机行业,失败一次往往意味着你永远离开了这个领域。
与王安恰好相反,**是个典型的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的人。别人都在为成功而忘乎所以的时候,**却在成功中看到了危机。
要在形势的时候改革,千万不能弄到形势不好的时候改革。下雨天你要修屋顶的时候是麻烦大了,所以阳光灿烂的时候借雨伞、修屋顶。
当你发现一片繁荣的时候,请记住背后的灾难很快来了,各省市内外的调查证明85%的企业倒闭都是在前一年形势特别好,特别是整个市场形势很好,或者这个企业特别好的时候,第二年公司却突然倒闭。
早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已经感觉到了泡沫必将结束,互联网的冬天快要来临。因此,他迅速做出了决定。
2001年,是一个中国互联网企业疯狂发展的年份,在中国一个月至少能诞生一千家互联网公司,那时候**就觉得不对,他不相信中国具备一个月诞生一千家互联网公司的能力,因为做一个互联网公司很难,需要人才、技术、资金,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他觉得,中国在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一个月诞生一千家互联网公司,也会出现一个月关闭一千家互联网公司的情况。
而在整个2000年大扩张时期,奉行“不打甲A,直接进国内外杯”战略的阿里巴巴,在中国香港、美国、欧洲、韩国,每月的花销都是天文数字,而且这些网站都是只出不进,这些给阿里巴巴酝酿了很多潜在的隐患甚至危机。因此,在“西湖论剑”的第二天,他便召开了一个会议宣布公司进入紧急状态。阿里巴巴全面收缩战线,撤站裁员,做出回到中国、回到沿海、回到中心(杭州)的战略决定。而正是**的及时醒悟,及时叫停,拯救了公司,拯救了员工,拯救了整个阿里巴巴。
**的这种危机意识也来自于他的使命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认为,只有达到这个目标才是成功的。“无论是互联网的冬天还是互联网的泡沫期,我们都始终坚定地一路走来。”
(责任编辑:fiona)
上一篇:盖茨成功四法则 下一篇:俞敏洪走上创业路 是被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