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银麦啤酒 小企业求生之道
- 张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643999968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黎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苏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看银麦啤酒 小企业求生之道
在区域强势啤酒品牌林立的局面下,银麦啤酒却连续多年在产量和**水平上稳居山东省第二。象狼一样寻找对手的弱点,并速战速决,是银麦的以弱胜强之道。
在中国啤酒市场竞争激烈的前沿阵地山东,在青岛、趵突泉、北冰洋、琥珀、三孔、无名等区域强势啤酒品牌林立的局面下,银麦啤酒居然连续多年在产量和**水平上稳居山东省第二,仅次于山东省啤酒品牌-青岛啤酒在青啤收购崂山、趵突泉、烟台等区域强势啤酒品牌的背景下,银麦凭什么能够在与强势品牌的博弈中,保持区域第二名的位子多年?
相比于青啤国内外级的影响力,和550万吨的巨大产能;银麦仅拥有50万吨的产能,和区域性的品牌影响力。如果以品牌战与青啤对峙,银麦无论如何都不是**青啤的对手,更何况巨大的传播费用也会把银麦拖垮。而价格战导致的“自我杀伤性”,更不是可以与大品牌长久对弈的法门。该拿什么去叫板大品牌?避开锋芒,寻找对手的弱点,或者在主动出击中让对手的弱点暴露,然后速战速决,是银麦的以弱胜强之道。
见缝插针
大品牌的市场缝隙,就是小企业的生存机会。银麦做市场从不冒失攻击,而是把营销人员分布在市场的角落里,静观竞争对手的动向,寻找市场的空隙。哪里有漏洞,就往哪里钻,实行见缝插针式的渠道策略。
日照市场在青啤兼并日照啤酒厂后,一直是青啤一家独大的局面。日照啤酒厂产的汇泉啤酒,作为青啤收购的子品牌,一直在当地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07年9月,青啤为了整合旗下品牌资源,突然宣布用崂山啤酒(青啤收购的另一子品牌)替代汇泉啤酒,同时将长期推销汇泉啤酒的老业务员全部开掉,重新招募业务员来推销崂山啤酒。于是,旧品牌汇泉撤除后、新品牌崂山上位前,出现了一个市场空档。
对银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良机。此时,银麦虽已进入日照市场运作多年,但市场占有率很低。因为此前汇泉在日照市场很受认可,消费者具有较高的忠诚度,银麦一直苦于没有下手的机会。而崂山啤酒的上位,给了银麦一个机会:对日照消费者来说,崂山与银麦都是外来品牌,在选择上没有什么区别;作为外来者,要填补汇泉留下的市场空档,谁的速度更快,谁的胜算就更大。银麦在时间发现“敌情”后,立即集中车辆人力等资源,迅速到酒店、餐馆、超市、社区便利店等终端铺货,通过业务员高频率的有效拜访,在终端做专职的生动化陈列(产品陈列的生动化,通过产品的有序和有效陈列,营造购买氛围,改善终端产品展示形象,促进销量增长),集中造势,使抢夺的终端网点稳固下来,终与崂山啤酒在市场布局上实现平分秋色。
(责任编辑:小熊)
上一篇:九龙斋成为中秋饮料新宠 下一篇:酒都之争背后 酒类商标如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