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养“老鼠” 了
- 贺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2009年,珙县王家镇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夫妇李强、毕成艳,毅然放弃外地务工的“高薪”待遇,从外地引进了一批“老鼠”回到家乡饲养。一年过后的今天,乡亲们眼中不学无术的李强夫妇,却通过自己的眼光,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涨腰包不瘦能人。
近日,记者来到毕成艳家里,看见到处圈养着活碰乱跳的黑色“耗子”。这些小家伙皮毛光亮、悠闲自得,但一见到陌生人就会警觉地发出尖利的吱吱声,四处躲闪,挤作一团,煞是可爱。据毕成艳介绍,她家养的所谓“耗子”,其真名叫黑豚鼠,吃的食物不讲究,见青就吃,主要吃青菜,是一种集野味、毛皮、观赏、滋补于一体的宝贵食草动物。目前她家共养殖了5000只,每只可长到3公斤,现已卖掉1000只,毛皮腰包不瘦就达40000余元,纯利润达2万余元。虽然养殖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谈起养殖黑豚鼠的经历,毕成艳很激动,并为我们介绍了她们夫妻俩养殖黑豚鼠的几番波折。开始,夫妻俩外出打工的初衷是想学养猪技术,准备回来开养猪场。可到了广西养猪基地,毕成艳的丈夫李强却对该地的黑豚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硬是把黑豚鼠养殖技术学到手,随后带回来几十只黑豚鼠,在家乡开始搞起黑豚鼠的养殖。
一开始,李强的行为遭到毕成艳的很力反对,,毕成艳还是没能拗过丈夫,跟随李强回到家乡试养起来。从2009年到今年2月,随着批黑豚鼠的长成,夫妻俩尝到了养殖黑豚鼠的甜头。
规模越做越大后,夫妇俩还经常给附近的村民小本培训黑豚鼠养殖技术,因为两人认为,只有全村人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小编点评:现在到毕成艳家里学技术或者参观的村民络绎不,而臭名昭著的“耗子”,也从此成为人们增收涨腰包不瘦奔小康的“活宝贝”。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国内外农产品齐涨价 羊肉成新贵 下一篇:养猪行业混乱肉价岂能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