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 美女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3月12日,办公厅出台了《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日前,相关负责人就《意见》出台的背景、突破点以及为贯彻落实《意见》,将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效果等方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城市化发展打破原有生产格局
1988年,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副食品供求矛盾加剧、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情况,提出在各省市实施以发展生产、搞活流通、统筹产销、改善供应为主要目标的菜篮子工程建设,经批准后迅速在各省市展开。相关负责人说,20多年来,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供应品种不断丰富,主要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和消费需求变化,大中城市菜篮子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先,城市化发展使得保护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的压力增大。过去10年,我国城市人口净增2.2亿,到2020年仍将净增2亿以上。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09年已达到46.6%,比1997年提高了14.6个百分点。但同时城郊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向远离城市的农区转移,打破了原有的“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农区补充”的生产布局。从经济布局看,虽然在城市近郊淘汰一些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种植养殖生产是必然趋势,但产销不断分离,将进一步增加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损耗和能源消费,弱化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供应的保护能力和应急调控能力。
其次,生活水平提高使得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更受关注。随着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人们不仅对菜篮子产品的需求趋于多元化,而且更关注吃得安全放心、营养健康。但由于生产方式、管理体制和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目前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水平还难以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另外,突发事件的频发使得政府风险管理能力亟待加强。由于菜篮子产品的特殊性,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很易受突发事件的冲击,特别是自然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不良信息风险和国内外输入风险的交织发生,很容易导致菜篮子产品市场频繁波动。
相关负责人认为,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在总结以往菜篮子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任务,加紧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意见》的亮点和突破点
对于《意见》有何亮点和新突破,相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统筹推进工程建设的思想。主要包括:统筹销区与产区利益,密切产区与销区协作的利益关系,既考虑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关注农民持续增收;统筹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菜篮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统筹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实现菜篮子产品生产可持续发展;统筹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基地,进一步建立风险控制、产销衔接和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
二是明确了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按照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了大中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要求与农区错位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菜篮子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管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协调。
三是突出了转变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支持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是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意见》除要求继续推进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等建设外,特别强调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从源头夯实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明确以蔬菜、水果、茶叶、肉牛、肉羊、奶牛、生猪、肉鸡、蛋鸡、水产品等10种产品为重点,要求大规模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带动园艺产品、畜禽水产品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菜篮子产品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宣传培训,推动放心农资进村入户,指导建立生产档案,并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积很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稳步提高大城市菜篮子产品自给水平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推动贯彻落实,将会同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一是研究制定《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就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养殖场、小区)和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目标、内容、布局及保护措施作出规划,提出要求;二是研究制定《各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重点对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和能力建设作出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布局和保护措施等;三是指导各大中城市研究制定《城市郊区菜篮子建设发展规划》,推动城市郊区高起点、高标准加强菜篮子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逐步提高城市自给保护能力;四是研究制订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扶持菜篮子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五是动员部署农业系统启动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向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出通知,就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出具体要求;六是组织召开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参加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交流工作经验。
对于《意见》的贯彻落实将产生怎样的效果,相关负责人认为,《意见》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随着各地区、各部门的积很贯彻落实,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将再上一个新水平。
小编点评:从近期看,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将实现肉、蛋、奶、鱼、菜、果等重点产品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大城市菜篮子产品的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农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得到加强,流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产区和销区的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菜篮子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市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供应保护、应急调控和质量监管能力明显增强。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粮农组织呼吁增加低碳农业投资 下一篇:养牛**李强侃“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