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岗带头创业 开拓新渠道
- 刘力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集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麻子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梅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任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扒糕紫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邵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兰妹儿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8960922902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在大峪乡提起王岗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多年来,他以坚定的信念、非凡的胆识和执着向上的精神,苦心经营着他的养牛事业,在艰难曲折的的奋斗历程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穷乡僻壤的涨腰包不瘦领头人,展现了当代农村党员的**风采,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誉。
艰苦创业 探索涨腰包不瘦门路
1989年王岗甘南畜牧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后被分配到乡镇工作。虽然当上了干部、领上工资,但他却一直难以舍弃自己所热爱的畜牧专职知识,利用闲暇时间常常翻阅一些畜牧养殖方面的书籍,有一定专职养殖技术的他在那时就有办养牛场的的想法。2004年,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积很号召机关干部职工领办创办企业。从大峪乡走出来的王岗,深知家乡人民群众经济来源少,生活水平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想要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必须想办法、找路子。他对家乡的资源环境和气候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大峪沟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发展养牛业,又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参观,了解到发展养牛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如今县上号召干部职工创领办企业,他认为自己期待已久的机会来了,如果能把肉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就一定能改变以往家乡群众贫困的生活状况。于是他决心回到家乡大干一番事业,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回家办起了养牛场。
他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王岗一家四口,两个女儿都在上学,他一人的工资负担全家生活开支,平时也没有多少积蓄。刚起步时,建养牛场要购买种牛、修建牛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他想尽一切办法筹到4万元钱款,但仍然还有一定的资金缺口。为了节省开支,他在寒冬腊月去河沟、山谷里挖沙子、掏石头,刺骨的溪水渗的小腿疼痛的失去了知觉,双手因在溪水中长期冲刷满是伤痕、完全皴裂。家人看他如此的艰辛,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实现他的养牛梦,全家都帮他搬砖、运水泥,起早贪黑的干,于当年10月建成了26间圈舍、1座青贮窖,引进了26头西门达尔和鲁西黄牛,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初具规模 走上涨腰包不瘦之路
王岗养牛一直坚持自繁自育,从小到大,滚动发展的原则,并克服养殖中的各种困难。为了过好给牛防病治病这一关,他经常跑到县农牧局、乡兽防站请教导师效果饲养方面的新技术,认真弄懂了牛的生理机能、病理常识,熟悉了牛的习性。通过饲养方法的学习,他不但节约了较大的饲养成本,而且获得了较丰厚的经济效益,经过6年的尽心饲养,种牛由原来的26头发展到现在的50多头,存栏达到120多头, 2009年底出栏40头肉牛,纯利润为8000元。2009年,全州范围内推行的“一特四化”农牧互补战略工程,对养牛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新机遇。在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王岗又修建了51间暖棚圈舍、1座480立方米的青贮池,两座青贮池共可青贮玉米秸秆900多亩,3座圈舍可饲养牛220多头。一直以来,王岗的养牛场结合散养与圈养、种牛繁殖和肉牛出栏相结合的养殖方式,使养牛厂规模日渐庞大,使自己的原料生产、养殖育肥和营销方式向专职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发展。
示范带动 涨腰包不瘦不忘乡亲
大峪沟的环境气候特别适于牧草生长,五月份时坡地草场茂盛,如不及时收割,到了八月份天气日渐寒冷,青草日渐枯黄,造成白白浪费。针对此种现状,王岗鼓励周边群众种植苜蓿草,并在牧草成熟的季节按时收割,向他们现价收购,储备起来以备冬季牛群食用,既避免了牧草的浪费,又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众的腰包不瘦。现如今,他的养牛厂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紫花苜蓿1000多亩。随着牛厂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化经营,除了他和妻子外,两个女儿也从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给他帮忙。他还雇佣了周围6名具有一定的养殖技术、家庭困难的群众到养殖场工作,不仅适应了养牛厂的科学发展、扩大规模的需要,同时也帮助群众解决了生活困难问题。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涨腰包不瘦,王岗还无偿地为群众传授养殖技术,并不厌其烦的进行现场指导。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的几户条件成熟的群众都加入养牛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全村“一特四化”养殖业的发展,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了增收涨腰包不瘦之路。
注重科学 发展壮大产业
王岗在养牛中走科学养殖之路,他在平时注意探索新方法、新技术,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打扫牛舍,粉碎,夜以继日,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掌握了饲养技术、饲养程序。他还把多余的牛粪送给当地种庄稼老百姓,对牛粪进行循环利用,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少了污染,又拓宽了群众种养涨腰包不瘦路子。作为一名党员,他在艰苦创业的同时,时刻保持着党员的本色,积很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自觉履行党员的各项职责。通过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他树立了科学发展的理念,他经常对群众宣传:“咱农民要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脱贫涨腰包不瘦”。他是这样讲的,更是这样做的。一次在网上查阅养殖方面的资料时,偶尔发现了一种菌类植物名叫双孢菇,又名蘑菇、白蘑菇、洋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新鲜出售,也可做罐头,栽培原料可用麦草、牛马粪,投资少、效益高。他打算要充分利用养牛的便利条件和当地地势高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种植双孢菇,并储备了大量的牛粪,准备从安徽引进菌种进行种植。
当前正值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王岗把促进农民增收、带领群众涨腰包不瘦作为自己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探索“规模发展养殖 、做大特色产业、坚持多元出击”的带民涨腰包不瘦模式,计划今明两年再引进甘南藏牦牛进行试点养殖,通过短期育肥增加腰包不瘦,打造“一特四化”牦牛养殖示范点。他如今已成为全乡党员带头涨腰包不瘦和带领群众共同涨腰包不瘦典型模范,在大峪乡掀起带民涨腰包不瘦创先争优的活动热潮。
小编点评:一位农民带头涨腰包不瘦的真实事例,很值得学习,也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百年品质 特色卤味小吃连锁加盟 下一篇:巴西烤肉 特色烤肉 连锁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