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吞并销售渠道 有何图谋
- 鲍玉龙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皓宇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旦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邵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退信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秋芳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安志新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生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总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总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梁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那些因资金链断裂而难以为继的经销商,无疑是强者们的收购对象。
“广汇汽车的动作明显,两年多的时间里它已经收购了大约200家4S店,速度相当惊人。”一位经销商老总透露。
去年,新疆广汇引入美国新桥投资集团的资本,双方合资成立广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并控股了河南裕华汽贸、新疆机电公司和广西机电公司等当地的汽车经销商,然后通过这些经销商在各省市大肆低价收购4S店,实现快速扩张。
“这种扩张方式其实也存在很大风险,一是的风险,二是政策风险,《反垄断法》出台后应该会制止这种外资并购的风潮。”股权投资导师说。
《反垄断法》8月1日正式实施,此前,关于“外资并购年销售额在17亿元以上的中资汽车销售企业,必须经过反垄断调查机构的审查”的内容已在业界流传,但对于“17亿”这个门槛的设定及其可执行性,业内仍存在颇多争议。
“17亿元的门槛虽然可以将很多国内大型营销集团保护起来,但是对收购单店却没有约束力。”汽车分析师们担心17亿元门槛流于形式,无法阻止外资一个店一个店进行收购的情况,“年销售额能过17亿的单店很少,以一个普通的4S店为例,假如一年卖3000辆车,均价15万元,产值4.5亿元,再加上其他的收入,年销售额总共还不到6亿元。”
而目前经营着别克、雪佛兰及宝马等品牌的骏保捷汽车销售公司,实际上也有保时捷家族的背景,不过骏保捷方面对此却讳莫如深。
刘同福表示,这些国外经销集团无论资金实力还是管理水平,都远在中国的汽车营销集团之上,“很多都是国内外500强,即使是中国规模的汽车营销集团,其市场规模和营业额也不及它们的十分之一。”
此外,在不断对渠道进行渗透的外资资本中,还有一股来自整车企业的隐秘力量。
“丰田是典型的,它现在正在逐渐收购一些专卖店变成厂家直营,或者就直接采取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渠道终端。”据知情人士透露,丰田的这些投资行为基本是通过丰田集团体系内的丰田通商来实现。
新华信咨询副总监金永生表示,以丰田通商、现代通商为代表的外来资本,大都已在中国大陆建了二三十家以上的经销商。
事实上,整车企业隐秘渗透渠道的目的还在于建直营店。苏晖向记者透露,很多外资企业确实存在暗箱操作。“一旦厂家搞直营的话,直营店享受的政策肯定不一样,对其他代理商带来冲击不可避免。”
小编点评:事实上,《反垄断法》出台的消息也并没有吓退那些希望在中国汽车销售领域淘金的外资。除美国新桥等国外风投资本之外,美国三大汽车经销商集团之一NAG也已经悄然潜入了中国,还有一些国外大型经销商集团也计划在中国成立合资经销店,打造自己的连锁品牌。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中国汽车销售渠道存在吞并机会 下一篇:上市自救 防止销售渠道被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