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几种渠道
- 张志龙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因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的状况不同,有的易于接受,有的则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的“难”处不同,突破的渠道也不同。它犹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难而退”,丧失信心,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
一、抽象性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中,抽象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说明事实的材料过于简单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师在突破抽象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
二、记忆性难点及其处理方法
记忆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把所学知识记忆并能清晰准确地回忆再现,才能联系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
三、综合性强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具有多因、多果、多层次关系的地理知识,因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较多,而且因果关系、主次地位也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故而成为教学中为突出的难点。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地理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应当因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认知能力、学校所在环境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等而各有选择。选择难点教学方法总的原则是直观、形象、灵活和富有启发意义。要做到引而不牵,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让学生在积很思维的状态下,自主地跨越教学难点这一学习上的障碍。
教学中的运用性难点多存在于读用地图和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运用性难点的突破方法应讲究应用障碍的针对性,要力求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甚至实物或模型,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如讲完“日界线”后,学生很难理解和运用日界线的计算法则,若不解决这一难点,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考试中就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小编点评:地理教学难点突破的几种渠道模式使教学中的难点得到突破方法。
(责任编辑:盼盼)
上一篇:英语教学理念与创新教育渠道 下一篇:如何加强课程与教学渠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