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车市场渠道的20年变迁
- 张女士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缓缓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焕焕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小林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小林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总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韦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韦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君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军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罗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罗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罗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章启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汤袅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汤袅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1985年以前,中国整车进口关税为120%~150%,同年6月起,又在原有基础上加征80%的调节税。到1986年,汽车进口关税上调为:排量3升以上的汽油轿车为220%,3升以下的为180%。此规定一直延续了8年,导致中国进口轿车的价格渠道长期以来比国内外市场贵3~4倍。
由于进口车价格居高不下,国产车定价也水涨船高。尽管国内散件组装轿车,依照国产化率比例,进口渠道税率只有25%到60%,但是国产车价格同样高出国内外价格数倍,长期不能与国内外渠道接轨。
1994年,我国对进口汽车关税次进行了调减,175个汽车税目中有105个下调,关税税率总共降低13个百分点。排量3升以下的进口轿车关税降为110%,3升及以上排量的降为150%,迈出了与国内外接轨的步。到1997年10月,3升排量上下的进口轿车,税率已经分别降至100%和80%;2001年又进一步降至70%和80%。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国内外贸易组织。依据谈判协议,从2002年至2004年,我国继续实行汽车进口的配额许可证管理,以60亿美元的汽车进口额为基数,每年增长15%,直到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进口配额。
2002年是2006年前关税降低幅度的一年,从当年1月起,排量在3升以下的轿车,关税从70%降到43.8%,3升以上的从80%降到50.7%。就在那一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需求量出现爆发性增长,各厂家的产品产销率基本上达到100%。当年汽车产量为325万辆,比2001年增长9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109万辆,同比增长55%。
2003年,3升排量上下的进口轿车,关税降至43.8%和50.7%;2004年降至34.2%和37.6%;2005年1月,进口汽车关税整体降到30%;一年后再次降到28%。
小编点评:近几年来,进口车关税下调幅度很大,目前仅为12年前的10%。在20多年前,中国还在以高关税壁垒来保护脆弱的汽车工业,时过境迁,曾经受到政府严格控制的进口车市场,在逐渐规范中从主流变为补充,国产车已占据主导地位,本土企业也开始坦然接受市场的挑战。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京东“艳照门”的渠道问题 下一篇:取消进口配额实现汽车渠道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