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聊重庆火锅的历史
- 严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立杰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立杰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女士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魏灵轩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沈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由于巴蜀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调味的饮食习惯,后发展为小商贩挑担沿街叫卖。重庆火锅随着改革春风迅速辐射各省市。从西北戈壁腹地格尔木到冬海之滨的国内外大都会上海;从北国哈尔滨到椰岛府海口市,都布满了重庆火锅馆,到处都可以品尝到重庆火锅的风味。真可味是重庆火锅红遍大江南北,魅力更胜一筹。但口味正的重庆火锅一直的发展可味是保守的,大型的重庆火锅技术向来不外传,一向以加盟形式在发展。加盟费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且店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店面少则百十平米,多则几千平米,不谈装修款,光是店面租金和加盟费就让居社会大数的中小投资者望火锅而心叹,-----只有有钱人才敢想,才能做,才能加盟重庆火锅,才能火锅带来的滚滚财源。
据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兄弟开办了重庆家以毛肚为主要菜品的红汤毛肚火锅馆。大约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开始出现毛肚火锅。抗战时期,重庆的火锅餐饮有较大发展,人员所至遍开火锅店,其中的有云龙园、述园、一四一、不醉无归、桥头等等火锅店。在此基础上,演变为现代重庆的火锅。
重庆火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特色。其一是表现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盛具的整体。其二是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和,使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地结合在一起。特别在民俗风情上,重庆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淋漓酣畅相溶之场景和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其三是普及性。
重庆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白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他地望尘莫及的。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重庆美食的代表和城市名片,以至于人们说:“到重庆不吃火锅,就等于没到重庆。”
(责任编辑:霞绯)
上一篇:吃火锅 论重庆火锅与成都火锅趣谈 下一篇:桥头火锅与其他火锅相比有哪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