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业助农转变 带给农民实惠
- 贺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15241886937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凯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先生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秦妮妮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现代都市农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农民观念上的转变,在农业生产中更多的实行标准化生产,建设更多的绿色甚至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以此带动农民腰包不瘦增长,才是现代农业带给农民的实惠。
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二者还有不同点,城郊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
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在大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
至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方式,不能说它们本身都是都市农业,根据目前的经验分析,只是大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就可能进入了都市农业阶段。
“顶花带刺的黄瓜”成招牌
在晋州市雷陈村有一处由中兴农业服务专职合作社建设的蔬菜基地。基地的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合作社租下了村里闲置的一块空地,投资100万元率先建成了10座寿光第五代新式蔬菜大棚,今年2月份试种的黄瓜、豆角正式上市,卖出黄瓜17万公斤,豆角2万公斤,2个月的时间40万元。大棚里种出的黄瓜顶花带刺,颜色碧绿,外形粗细匀称美观,而且生吃口感脆甜,上市后不用出村,摘下来的黄瓜就被慕名而来的小贩人气佳一空。于是,“顶花带刺的黄瓜”成了雷陈村的招牌。
尝到甜头后,今年,蔬菜基地在合作社的支持下又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新建62座大棚,除19座大棚正在建设外,其余都已种上了黄瓜。如此快的建设速度,让人难以置信。村支书王别扭一语中的,“这全靠我们村里的专职合作社,通过‘专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组织农民入社,由合作社统一建棚,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有合作社撑腰,我们农民就什么也不怕了。”
雷陈村中兴农业服务专职合作社拥有会员568名,合作社来自农村,服务农民,会员及家庭成员可优先到蔬菜大棚打工,除每月挣100**至150**外,另外每摘一斤菜挣3分的效益工资,共吸收农村劳力200余人。
王别扭又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蔬菜大棚按亩产黄瓜2万公斤、苦瓜2万公斤算,农民每亩地腰包不瘦可达5万元,加上出租土地每亩100**,农民在基地打工等等,一年下来全村农民可增收400余万元。”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李**指着自己新建的大棚兴奋地说:“这就是咱农民的绿色啊,没黑天没白日的给咱长票子。”当他听记者介绍市里正在搞现代都市农业,头脑灵光的老李说,“不知道政府有没有考虑过把我们村的这片大棚也纳入发展范围,现在俺们觉着自己不仅仅是传统的农民了,有技术有实力成为从事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工人’了,现代农业帮俺们实现了身份的改变。”
蔬菜都有“身份证”
新式蔬菜大棚不但种黄瓜还间种苦瓜,每个大棚7000棵黄瓜,间种800棵苦瓜。山东寿光驻村的技术员说:“再过一两天黄瓜就可以上市了。到明年三四月份黄瓜便宜时就把黄瓜蔓拔掉,将间种盘在黄瓜下的苦瓜蔓拉上架,开始销售苦瓜。这一个棚2亩地,日产量250公斤,保守地说也可收4万公斤黄瓜,4万公斤苦瓜,一个棚投资10万元,当年就可收回成本。”
蔬菜基地大棚里种的是无公害农产品,施的都是经发酵后的有机肥,预计日产量可达2万公斤,现在早已联系好了北京、保定、广州、石家庄的大客户。今年6月,又成功申请了“晋元”牌商标,每天每个批次摘下来的蔬菜都经残留检测仪检测过,并记录在台账上,销售出去的每一根黄瓜都能通过台账立即找到是哪个棚哪个时间摘的菜。虽然菜价一般比市场上高一角左右,但这里的蔬菜总是供不应求。
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说:“我们还建了一个育苗棚,所有大棚用苗都是自己培育,买别人的苗一个月一个价,贵时一棵苗能涨到1元钱。年前,我们还要开发一些新品种,种植五彩椒、桑葚、豆角、油桃等品种,每样栽上1000棵,鲜嫩的蔬菜装进精致的礼品箱内打进市场。完全不用农民操心蔬菜销售问题。”
现代都市农业助农转变
在采访中一些农民向记者表示,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长期解决不好的问题,尤其是40岁以上的农民,再就业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而通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将会为一部分40岁以上村民创造再就业的机会,以及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培养他们成为农艺师,利用现代化技术管理耕地,培养他们成为有技术有技能的农民,帮助城里人租种农民土地, 使“农场主”在不用出村的情况下,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且可以提高本村农民腰包不瘦,促进当地农民医疗卫生保护。同时,也为本村经济腰包不瘦带来实质性的效益,增加政府的财政腰包不瘦。
小编点评:与其说现代都市农业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的诞生,更不如说是人类本性的回归,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无法割裂,人类也从来没有脱离过土地而生存过,在享受到核心现代的物质生活之后,人类崇尚自然、贴近自然的本性会愈发显现,可以预见,结合城乡统筹现代都市农业将成为都市人未来生活的一种方式,成为农民转变自身身份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妈妈乡新时尚火锅味道 下一篇:重庆餐饮 开啟流水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