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 黄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霸澹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魏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给猪戴上“耳环”、给牛戴条“项链”、在水稻田里装个监视器 从此,猪肉、牛肉、大米等这些食品就有了自己的“生存日记”,将来消费者购买或吃到这些有“身份”的米和肉时,如有任何疑问,都可进行质量追溯,支持真正吃上放心食品。
正在合肥举行的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上,来自各地的农业科学导师和信息技术研究者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农业物联网时代的食品安全图景,并就农业物联网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展开讨论,呼吁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突破,尽快推进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物联网是通过现代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定位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近年来,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既能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又能帮助管理部门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农业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表示,“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先后发生的毒豇豆等事件提醒人们:食品安全必须引起充分关注。而农业物联网技术可有效防范有毒食品。据介绍,目前已经有针对水稻等农作物的田间作物长势传感器,针对猪、牛等家禽**生长情况的传感器,通过这些可以对农畜产品的生长情况进行全程监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安徽省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仲城表示,物联网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关键在于围绕农业物联网应用重大需求,重点解决农业环境信息获取和农残检测等关键技术,建立传感器接口标准与测试认证平台,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小编点评:目前安徽省新农村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在安徽省长丰县建立针对草莓食品安全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将来还将推广到安徽全省范围内的优势农产品,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保护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可追溯机制。此外,未来该中心还将配合安徽省农资管理部门和供销系统,建立全省“真种子、真化肥、真”服务和溯源网络平台,并在重点乡镇开展示范应用,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购买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放心平台,为农产品建立从原料到产品的安全保护网。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吃完火锅吃水果可以防止上旺 下一篇:让女性朋友排毒养颜的美味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