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半年升值近3%服装企业生存调查
- 吴奶奶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自从今年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汇改以来,几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升值幅度近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一度逼近6.62关口,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
外贸依存度高、行业平均噌噌往上窜偏低、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以来人皆共识的现状。面对新一轮汇率波动和人民币升值,不少纺织服装企业调整思路,以更加理性和长远的眼光,在持续探索中积很寻求为有效的应对之策。
升值挤压出口企业利润空间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外贸依存度很高,多年来高达50%以上。整个行业平均噌噌往上窜较低,约为3%,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普遍没有掌握产品定价权且无品牌。
近年来,虽然行业转型升级提速,但整体来看,价格因素依然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出口价格对于汇率波动的敏感度非常高。今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波动,人民币升值近3%左右,这无疑挤占了行业和企业原本就较为有限的利润空间。这种情况下,企业长期订单不敢接,以承接短期订单为主。
位于河北宁晋的宁纺集团是一家集纺织、印染、服装加工和贸易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该集团目前是H&M、GAP等国内外品牌的面料加。H&M在宁纺的订单交期一般为25天左右,长不很过一个月,而且会随时追单,每一笔订都依据当时的市场汇率结算。
宁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林表示,外单在集团当前业务总量中占比只有20%,主要是给日本、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客户进行成衣和面料加工。面对这部分业务,目前一般只接45天至60天内可交货的订单,长交货期不能很过两个月。
一项调查也表明,今年广交会期间,3个月以内的订单很过6成,3个月至6个月的订单很过3成,6个月以上的订单不足10%。
让企业头痛的第二个大影响是,人民币升值直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大连福山服装有限公司旗下的外销业务包括两大块,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日本市场份额占其出口总份额约80%,汇率波动对此影响并不大。对汇率波动敏感的是其承接的约占出口份额20%的欧美市场的加工业务。
DKNY、CK、T.M.Lewin等品牌自2008年开始把部分大衣、风衣品类下单给大连福山加工。
大连福山今年以来加工的这几个品牌的订单,在2009年的11月、12月及今年1月份就已经签订。订单约定的汇率,是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的。临近年底,公司结算时发现,欧美市场的实际销售额较今年年初定下的预估值下滑较大。
中小企业的日子更为艰难。据了解,当前一些中小企业损失较大,一些订单甚至无法正常交货,不得不毁约。
更让企业普遍感到头痛的是,受国内通胀压力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仍较强烈。
江苏常熟某外贸毛衫加工厂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企业当前是“苦不堪言”。汇率的波动与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涨价等压力重叠,企业甚至已经不知道如何去把握这种势头了。
而对于全行业而言,业内曾有人作过预算,以一个出口额约上亿美元的企业计算,人民币每升值2%,其损失的利润约为1000~2000万元人民币。
据海关统计,今年1~9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类附件出口934.88亿美元。按此保守估计,全行业前三季度因人民币升值而损失的利润至少近10亿元。
部分订单加速流向东南亚
据统计,今年以来各省市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9个省市、自治区提高了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3%。来自瑞士信货的数据显示,今年农民工工资上涨接近30%~40%;未来3年,每年农民工工资上涨幅度都将达到30%,也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此外,今年以来原辅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普涨30~跳高。
这些因素与人民币升值因素重叠,使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不少企业为支持生存下去不得不提价。
据纺织网统计,今年前9月我国主要商品对国内外累计出口平均单价实现增长,其中,纱线提升11.2%,面料提升8.5%,服装提升3.5%。特别是下半年提价速度加快,9月份服装出口单价同比提升10.3%,年内达到两位数增长。绍兴是我国纺织出口重镇,在今年前10个月的出口中,绍兴每件服装平均单价上升到3.53美元,同比增长了13.33%。
面对这种提价,不少外商表示“20%以上的提价普遍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外商计划或已经开始缩减在中国的采购量,部分地将订单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新兴制造。
日本福山公司自身的订单多年以来全都是经独资子公司大连福山加工生产。但今年下半年来,日本福山公司已开始前往缅甸、印度尼西亚等第三方进行考察,并已开始与相关负责方进行接触,准备在那里进行加工外包或直接设立工厂。
日本福山公司总部对此的思考是,大连子公司的加工成本已经相对固定下来,未来趋势是成本仍将增加。在这一大趋势下,将逐步考虑把部分订单转移到第三方更具价格优势的去,这些订单既包括日本福山自己下订单,也包括它所承接的欧美客户的订单。
纺织网总编辑、贵族享受分析师汪前进分析指出,此轮汇率波动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主要产生了三方面不利影响。
一是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人民币升值相对提高了我国纺织服装的成本和报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纺织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三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已成为出口企业议价签单为头痛的不确定因素,对后期走势的疑虑甚至直接导致部分订单流失。
产业被迫加速转型升级
对于行业而言,人民币升值也不见得全是坏事。
面对汇率的波动以及不断高涨的成本压力,加之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当前越来越多的外贸出口企业已经深刻意识到,经营转型、产品创新、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字眼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必须深切落到企业实际的经营当中去。此次采访的多家企业的应对措施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可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
对此一直对纺织服装业较为关注的业内导师曹和平认为,人民币升值的确会给产业和企业出口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但想想,我国过去的出口竞争靠的是什么?靠较低的成本和廉价劳动力。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以低价为主,以低成本为优势,这种状况只是一种阶段性表现;当前,这个历史阶段应该结束了,中国制造的“低价时代”应该结束了。
曹和平认为,从远期看,中国是国内外上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未来应该掌握定价权,在中国形成国内外交易中心。人民币升值与多种要素成本上升重叠,会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工艺管理链条、节约管理成本来平衡涨价因素,增加快速反应能力,不断地改变自己。
编辑点评: 从近几年的大趋势看,国外订单风险非常大。汇率的调整、欧美等国经济的不景气、贸易摩擦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导致外单加工带风险重重。相反,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态势下,尤其是扩内需成为大政方针后,国内市场消费持续升温。如果能接到国内品牌的加工订单,稳定性会比较高,而且,噌噌往上窜也更高。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服装动辄打折:暴露行业“潜规则” 下一篇:集群蓄能释放纺织服装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