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腰包不瘦渠道 绿宝石梨丰产栽培技术
- 吴奶奶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绿宝石梨是核心梨品种,平均果重240克,果皮绿色,果形似金帅苹果,外观洁净,果点稀小,肉质细脆,甘甜多汁,富有香气,品质上等,与市场上白梨系统的水晶梨和金秋梨有天壤之别。绿宝石梨因早果性、丰产性、抗病能力强、较耐贮运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商品价值很高。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l)建园
①园地选择绿宝石梨对土壤要求不严,但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土壤pH值为6.5-8.0,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周围没有污染源。栽植前进行园地规划和设计,定植前,平地应进行土地平整和盐碱地改良,山区丘陵地进行水平梯田整地。
②定植期与密度每年11月至第2年2月萌芽前为绿宝石梨栽植期,定植株行距2.2米X3.5米,每亩栽85株。
③定植方法先挖长宽深各0.8-1米定植坑,表土与底土分放,穴内填施草皮、垃圾、禽畜粪等有机肥,并配施少量磷、钾肥。肥与土拌匀,每定植坑施腐熟农家肥50千克左右,回填表土、灌水,土壤沉实后栽植。栽植深度为苗本根颈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踏实,浇足定根水,并设立枝桩,以便提高**。
④配制授粉树木绿宝石梨的授粉树品种为八月酥、爱宕梨和黄花梨,搭配比例-般为(6-8):1。
(2)管理
①土壤管理秋天落叶至土壤封冻前后进行果园土壤深翻,深度为15-20厘米,耕翻后耙平,保持土壤水分。对质地不良的土壤进行改良。生产季节,尤其雨季树盘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行间可间作矮秆作物、绿肥或牧草。忌种有害梨树的蔬菜和高秆作物。树盘内进行作物秸秆等覆盖,厚度15-20厘米。
②施肥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加入速效化肥,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施入,秋季没有施基肥的果园,必须在分化前期、果实迅速膨大期施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增加磷、钾施用量。叶面喷肥在5月中旬-6月上旬花芽形态分化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各喷1次300倍的尿素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幼树每亩施基肥2000-4000千克,追肥每年4次,每亩追施尿素5-10千克。盛果期施肥量按肥料种类和结实量大小而定,-般亩生产100千克梨果需纯氮0.5千克、五氧化二磷0.3千克、氧化钾0.5千克。
③灌水和排涝在发芽前、落花后、果实膨大期和土壤封冻前各浇水1次,-般采用畦灌、沟灌、管灌。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3)整形修剪
①培养树形绿宝石梨的理想树形为疏散分层形或纺锤形。树冠高度控制在3-3.5米,主干高度为30-40厘米,选留主枝6-8个,分3层排列,第1层3-4个,第2层2-3个,第3层1-2个。
②合理修剪绿宝石梨易形成花芽,树直立,萌芽力强,成枝力弱,必须合理修剪。幼树采用吊枝、撑枝等办法,增大分枝角度,要适当短截和刻芽目伤,以促发短枝,扩大结果体积,尽量不疏枝。结果树多是靠长放枝上的小型短果枝群结果,因此,对短果枝群不必进行精细修剪,而是将长枝组轮换回缩更新、交替结果,并在初果期用轻截缓放法培养大中型枝组。
③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在花序分离和初花期,每隔20-25厘米留1个花序。每个花序留2-3朵边花,叶果比在(20-30):1,掌握旺树多留、弱树少留,旺枝多留、弱枝少留,枝组多留、营养枝少留的原则。
(4)提高品质,实施果实套袋
通过套袋能使果点小,无果锈、果面细腻洁净,鲜绿无比似宝石,能减少污染和的残留量,预防病、虫、鸟害,防止果实枝叶擦伤,提高商品果率,时间在落花后20天左右,套袋前喷1次安全效果杀虫剂。
(5)病虫害防治
绿宝石梨病虫害主要有黑星病、轮纹病、梨木虱,梨小食心虫、茶翅蝽等。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a)先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b)摘除虫叶,集中烧毁;(c)喷药防治。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合剂,花芽鳞片脱落期喷布50%甲胺磷乳油1500倍加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套袋前喷遍剂,选用药剂有800倍大生M-45液、1:3:2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共喷2-3次,喷药后遇雨要补喷,以提高防治效果;(d)保护利用草岭、瓢虫等天敌,或诱捕器诱导杀灭。
小编点评:绿宝石梨早熟好丰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园;二是管理;三十整形修剪;四是提高品质,实施果实套袋;五是病虫害防治。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企业“瘦身”五年内减少30% 下一篇:三大难题困扰** 生态养猪需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