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对汽车品牌销售政策进行调整
- 刘小姐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国栋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关键词:办法,汽车,品牌,销售,政策,调整
导读:在一场利益的博弈中,强悍的厂商完全掌握了话语权,而处于弱势的经销商却无可奈何。
实施两年多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政策,上周传出了面临调整的消息:**正酝酿修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此事已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具体负责。而办法若真调整,国内汽车营销渠道则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记者上周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了解到,从1月下旬开始,有关《办法》修改的摸底调查将全面展开,而根据该调查结果,相关部门将对汽车品牌销售政策进行必要调整。
虽然,在近几年汽车市场“井喷”的大好形势下,2005年《办法》出台的初衷是为了强化对汽车市场的管理,强化中国对进口车市场的话语权,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经销商在汽车厂商面前的弱势形象暴露无遗。经销商在成本和市场的双重重压下,微利甚至亏损运转。汽车经销业态的单一化以及外方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强大的话语权,使得该政策看上去出现某些失衡。
某合资品牌经销商就成为了单一经销业态的直接受害者。据其私下透露,他就是在2005年《办法》出台后挤进了汽车营销的队伍,但面对汽车销售商在短时间内遍地开花的局面,依然难逃销量下滑的命运。这位新建4S店老总,面对汽车厂商的制约,早已负债经营,无力回天。
(责任编辑:小浩)
上一篇:政策“贴身” 谋求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完善政策体系 全面推进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