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张桌子到火锅加盟成为火锅大王
- 李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娜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健龙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奶奶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一个靠7张桌子的火锅小店起家的女子,从那一刻起,成为无数创业者的新偶像。
从300**到20万元
1997年,在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做护士的谢莉辞职后与先生一起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揣着300**的创业资金,顶着6月的骄阳,谢莉奔走在重庆的**。由于没有其他特长和经验,她终决定开一家小火锅店。看着7张桌子的店堂,谢莉以“7”的谐音取名为“奇火锅”。
那时谢莉身兼三职———采购员、服务员和收银员。几乎每天,她都只能在店里拼起两张椅子睡两三个小时。尽管如此,整整8个月,火锅店都无增加收入,谢莉心急如焚。
怎样让顾客认识并且接受自己的小店?细心的谢莉发现,出租车司机习惯凌晨两三点钟结伴就餐,而这时,很多小餐馆已经打烊。如果延长营业时间,就给了顾客选择自己的理由!很快,出租车司机们都知道大坪有家奇火锅,并把这里作为聚餐。奇火锅渐渐开始聚集人气。两年内,谢莉攒下桶金———20万元。
寻找更强的对手
2001年,奇火锅两路口店开业。谢莉在报纸上打出广告:开业期间,吃10**送5**,啤酒小本。这些现在看来寻常的促销手段,在当时需要“吃螃蟹”的勇气。
市场被这场促销震动了,奇火锅迅速成为重庆火锅行业的焦点。更重要的是,被吸引来的顾客中,70%成了奇火锅的回头客。
被赞叹声包围的谢莉依然清醒:“要建立长久的竞争力,须在同行中独树一帜。”有一天,一个女顾客说:“味道是好,如果吃了不上旺就更好了。”谢莉听后,眼前一亮,在火锅底料中加入各种中药,研制出不上旺的火锅底料。“奇火锅,奇就奇在吃了不上旺。”凭借着这句广告语,奇火锅作为一匹黑马,迅速从激烈的火锅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
2003年,谢莉在大坪开起家分店。接下来,渝北空港店、沙坪坝店相继开业,7张桌子起家的奇火锅,开始走上了扩张之路。
依然在路上
2005年4月,从内蒙古远道而来的肥羊府火锅败走重庆,留下了一个3100平方米的很大型店铺。谢莉看准市场,毅然盘下这块地,并找到一家品牌娱乐城共同打造。餐饮与娱乐联手,产生了奇妙的互动效应,奇火锅沙坪坝旗舰店一开业便门庭若市,别人手中的“死地”,在谢莉手中变成了“宝地”。
2007年,谢莉带着奇火锅,走进了“赢在中国”,并一举拿下总。奇火锅的品牌,从她夺冠的一刻起变得格外响亮。到2008年6月,奇火锅已在各省市开起200余家加盟店。
编辑点评:“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想起这曾经无数次激励了自己的“赢在中国”的主题曲,10年的艰辛与荣耀都已成过去,谢莉知道,自己和奇火锅,依然在路上。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老百姓加盟餐饮的好处 下一篇:火锅加盟费两很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