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纺织平衡出口衰退
- 吴奶奶 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段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美女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赵海璇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先生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沙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齐总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荣荣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薛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
曾为香港经济动力的纺织与成衣产业出口持续出现下滑,惟港府与产学导师相信发展高值化成衣,将是永续经营与维持国内外竞争力的关键。
日内瓦盛德律师事务所(Sidley Austin LLP)专项贸易政策顾问夏秉纯(Stuart Harbinson)指出,如果香港纺织成衣业朝向高值化产品发展,才会有优良品质的未来製造经营远景。
夏顾问强调,香港拥有纯熟技工,但劳动成本高;拥有好的营运条件应该能够永续经营,所以亦应发挥水平的产品价值与生产。
前香港驻国内外贸易组织(WTO)大使,亦是前国内外纺织及成衣局主席的夏秉纯认为,标示为香港製的纺织成衣就是一种好产品的代表。
他说,香港政府执行严谨的纺织成衣产业劳工与企业註册管理机制,以支持纺织与成衣产品确实是在香港本地生产。而问题的癥结是,维护香港设计师品牌製造价值是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分析内容指出,香港当局期许透过自有品牌与高值化商品之转型升级,可以维持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此外,该分析也说明香港已具备纺织成衣业物流及採购中心的发展潜力。
2009年纺织成衣出口占香港本地货品总出口贸易(168.4亿美元)之5.1%,较占2006年香港本地货品总出口贸易(227.7亿美元)之31.8%,呈现急遽下跌。另去年纺织与成衣占总货品转口贸易(3,126亿美元)之10.2%,较占2006年总货品转口贸易(2,999亿美元)之11.7%为低。
编辑点评:根据WTO近期对香港贸易体制的审视显示,包括纺织与成衣产业之从业人数与製造产能持续缩小,至本年3月香港纺织成衣企业仅剩2,036家。分析内容也显示,较低价的生产多已转移至中国大陆,而香港本地企业也纷纷提升价值链转为自创品牌(OBM)生产模式。
(责任编辑:小微风)
上一篇:李宁面临困境缺乏市场定位 下一篇:打造**的网上轻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