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暴涨暴跌 猪肉价格稳定
- 张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宁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嘻嘻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期望值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陈总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志龙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郑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先生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史金升 1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钟敏君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焦启禹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又是一年岁末,叫嚣了半年多的大蒜价格现在算是一路走跌。据有关部门的系统检测显示,截止12月25日大蒜价格持续回落,累计降幅已经很过10.2%。另有媒体报道,在山东某县,蒜商面临很过一半的大额亏损,而明年很多人也对大蒜的市场表示担忧。
今年曾一路高歌猛进的“算你狠”让广大蒜农看到了希望。在中国排名第二的大蒜生产县杞县,2010年屡创新高的蒜价使当地农民显著增收,全县40万亩大蒜加上蒜薹纯收益近30亿元,是历年来蒜农亩收益的一年。短期大量肥利刺激蒜农积很扩产,蒜商们也受因此而大量囤货。然而,被恶意爆炒的大蒜价格显然无法长期肆意飙涨,蒜价在年底逐步被遏制并回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蛛网理论”其后又会再度显现,本为抑制通胀风险的调控大棒,却很有可能波及到广大蒜农未来的收入,甚至是“蒜贱伤农”。
长期以来,我国农作物市场一直在“蛛网理论”既定的框架中前行。受到信息不对称等现实瓶颈的束缚,农民经常因难以把控来年市场脉搏而陷入困惑。尤其在今年国内经济受农产品[17.05 1.31%]涨价带动而步入通胀轨道之时,如何在抑制通胀与保护农民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成为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应当看到的是,只有从提高农民耕种的组织化入手,加快完善信息沟通平台,让农民耕种与未来需求合拍,才可能从根本上破除“蛛网理论”的魔咒。
广大蒜农的境遇是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一个缩影:当年涨价激励了农户扩产,来年却因供大于求而打压了价格,后年产出缩量却意外导致价格上扬……在如此反复更迭之中,广大农户始终都无法成为市场赢家。从中不难发现,经济学中的经典的“蛛网理论”正在我国农产品市场集中显效。该理论要求的三大要素包括:从开始生产到产出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无法改变;当家的产量决定当期价格;当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这恰恰成为国内大蒜、猪肉等农产品供求的真实写照。应当看到的是,如果这一怪圈不破,广大农户必然会陷入低收益“陷阱”中而无法自拔。切断这一循环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广大农户在市场中的地位,让他们掌握部分定价权。
客观而言,我国虽为传统农业大国,但广大农户却在市场价格中集体“失声”。由于农户们基本都处于松散的无组织状态,且平均知识水平不高、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农户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往往只能是市场条件的被动接收者,在决策过程中更多地依赖邻居信息和当期收益情况,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农民“瞎子摸象”般“下注”的局面亟待得到扭转,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户的联合和组织化生产,实现大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所以,主管部门当鼓励农业合作组织应积很吸引更多农户加盟,形成合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谈判地位,降低农业投资的盲目性、减少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
近年来猪肉价格的波动可称为另一个典例。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且居高不下,被视为当期物价上扬的始作俑者。其后一年,市场供给源源不断地增加撼动了猪肉价格,2008年猪肉价格又呈现高开低走之势。到2009年猪肉价格冲低后再度因生猪出栏数的减少而回升。但随着肉价上涨刺激了供给增加,但并没有出现肉价暴涨暴跌的问题。今年以来,尽管粮食等成本高企,但是猪肉价格却未见明显升势,是为“蛛网效应”的再度显现。数据显示,11月上旬,玉米、小麦和稻谷收购价格比6月中旬分别上涨20%、40%和25%左右。而12月13日猪五花肉、猪后臀尖肉各省市均价与11月26日相比涨跌幅均不很过0.4%,近五成省区市猪肉价格涨跌幅在1.0%以内。
小编分析:在其他农产品价格暴涨的同时,猪肉价格保持平稳其实就意味着下跌。其中的经验是,在2008年猪肉价格暴涨的时候,明确长期增加能繁母猪的补贴资金。今年猪肉价格的稳定,表明这一补贴政策的确有效。而政策有效的经验就是针对农业集体或者大规模养殖户补贴到位明确,且承诺长期持续。随着市场供给大户获得稳定的市场信号,终交易价格自然就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了。我们不妨把猪肉价格调控经验使用到大蒜等其他农产品中来,让调控与市场价格真正接轨,实现“蛛网理论”的现实新突破。
(责任编辑:思者)
上一篇:香辣鸳鸯火锅有来和做法 下一篇:水产养殖业的环保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