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茸 菇中珍品**高
- 徐飞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军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峰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芙蓉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 2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树佑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篮子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你听说过一种叫黄茸的食用菌吗?你品尝过它鲜美的滋味吗?据导师介绍,黄茸因其产量稀少,是目前国内外上珍稀的新品食用菌之一。目前这一品种已经在我省通过驯化,并栽培成功,目前的售价达到16元/公斤。近日,笔者到国内外上黄茸的先吃螃蟹生产基地——成都市郫县安德镇珍稀食用菌**基地进行了采访。
一波三折 成功面世
“黄茸的原名叫黄菊菇。”在**基地,郫县永丰食用菌合作社社长高兴祥将记者引入了一个约有二三百平方米,用黑色塑料布封闭的菇棚,只见整齐堆放的菌袋边缘上,有些已冒出了黄茸的影子:圆球形艳黄的菌伞像开放的菊花,长长的菌杆上有深褐色的茸毛,全身洒满了晶莹的露珠。
高兴祥告诉记者,因这种蘑菇菇体有茸,因此又被导师命名为“黄茸”,“黄茸之所以是目前国内外上产量少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其主要原因是它栽培很困难,后续期长达80天,管理难度也远远很过一般菌种。”
高兴祥回忆起试验栽培黄茸的艰难过程:2005年,成都市农科所导师找到高兴祥,向他介绍了农科所2002年在阿坝州发现的野生菌种黄菊菇,并向他出示了驯化此菌的检验合格报告。导师说此菌已完成了从野生驯化到人工栽培的驯化过程,后期栽培还没做过,希望永丰食用菌合作社能担此重任。
虽然风险很大,但高兴祥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2005年和2006年,高兴祥分别种了3000袋和3万袋,都因后续期杂菌污染严重而失败,损失近万元。2006年11月,高兴祥又栽培了4万袋,在后续期他把握好了栽培的时间,高标准进行管理,终于试验成功了,2007年2月他收获了批黄茸。
价格不菲 **可观
黄茸上市也经历了曲折的
过程。高兴祥把次收获的
黄茸拿到成都市青石桥市场去
卖时,所有的菇商都不认识这
个新品种,无论他怎么介绍,别人都不相信。当时售价仅1**/公斤,不过他种的4万袋黄茸还是了4万多元。考虑到夏季上市的食用菌品种和产量较少,2008年高兴祥采取了反季栽培,收获时间为5月~9月底,黄茸的价格因此一路上涨,平均卖价达到24元/公斤。
“2009年到今年初我是顺季节栽培,从1月份收获以来,黄茸价格一直都没下过16元/公斤。”说到黄茸的市场前景,高兴祥难掩兴奋,他说:“黄茸干品价去年就卖到6**/斤,今年已经涨到了8**/斤,现在出口需求还没货,种这种菌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黄茸的价格好,效益自然不错。高兴祥给记者算了一笔成本账:“一亩地可以摆放3万袋出菇菌袋,成本为9万元,如果按当前的价格8元/斤,**约3万/亩。”
高兴祥提醒**户,“任何好东西栽培都很困难,栽培黄茸应注意掌握好所有技术,栽培还要有**的场所、条件,如培养室、好原料,要有菌棚。选择春秋二季中温偏低的时候栽培。”
小编点评:黄茸,又名黄菊菇、黄花菇,是本世纪初由天台山灌木林中生产的“天台神菇”分离驯化,研究培育成功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属贵族享受绿色美食、营养、保健珍品。黄茸色泽艳黄,香味浓郁,口感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核心菜肴佳品。食用黄茸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特别是黄茸菌盖和菌柄表面的粘液含一种 “核酸”,对人体精力、脑力恢复特别有效,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与小麦作伴 羊肚菌亩六千 下一篇:涨腰包不瘦有渠道 沼渣种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