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西红柿闯出红旺涨腰包不瘦路
- 刘小姐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熊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小姐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鹏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石富生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韩云 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宗凯昊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姜林宝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村里到处是用卖西红柿的腰包不瘦建起来的小楼和买回的摩托车,再过些日子就该有小汽车了!”“冬天别人在家里打牌、看电视,我们在地里**。”“冬种西红柿更踏实!产多少销多少!有销路,也不怕别人跟着种,就愁种不来!”旺辣辣的8月,还未到林渌村冬种西红柿的时节,记者没能碰上机会开开眼界,但村民们豪气的话语与记者在村里的见闻,让记者确信:小小西红柿能耐可不小!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林渌村民冬种西红柿热情更高涨,西红柿产业成了林渌的品牌产业、涨腰包不瘦产业。
伯乐相中千里马
也许你没听过林渌村,没到过林渌村,但是你家餐桌上没准就有林渌村种植出来的冬西红柿。林渌冬种西红柿质量好,销量节节高各省市,客商有口皆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林渌村今天的成绩也不是一天就能取得的。一个项目的发展,一个村的建设,要走好关键的那几步:对的选题、好的点子、
得力的领头人。
林渌村“两委”班子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村里的当家队伍团结一致,为村民发家涨腰包不瘦不断提出好选题,深得群众信任。村委先后组织党员群众远赴各省市脱贫涨腰包不瘦典型江苏淮阴市华西村学习考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华西村精神,近到区内龙胜县平等乡九江村考察西红柿种植情况,带回了高明的发展经验。“不去不知道,他们整个村主种一个品种,严格管理,科学种植,远近闻名,销路很好!”龙胜县平等乡九江村种西红柿还不到7年,但是经济效益比林渌村大很多,发展经验也比较成熟。小小西红柿也能作出大文章,九江村这一真实例子鼓舞了林渌村民,村里的伯乐相中了冬种西红柿这匹“好马”,决计大力推广种植。
说干就干,还要干好。林渌村“两委”成员不知走访了多少次西红柿种植户,没人在家就到地里找,或者晚上再来;召开全村大会、放科教片、请导师来授课……能想到的他们都做了,今年7月林渌村终于凝聚全村种植户的思想,整体了冬种西红柿的种植品种。“该种什么、什么得钱他们都知道,也说给我们听,我们相信!”村民苏先 荣老人的两个儿子都在种西红柿,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旺旺的,对于村“两委”所做的工作他们赞赏不已。
因人多地少,林渌村只有向土地要效益,别人冬天丢荒的土地,林渌种起了西红柿。现在,林渌村水田得到充分利用,两季水稻一季冬西红柿。“过去一亩地的腰包不瘦只有七八百元钱,种冬西红柿后一亩地腰包不瘦可达三四千元钱。腰包不瘦多了好多,力气花得值呀!”村民林兆军感慨地说。
皇帝女儿莫慌嫁
18年前,林渌村一户村民从娘家带回了西红柿的种子;18年后,林渌村冬种西红柿面积达千余亩。过去,林渌冬种西红柿的村民各顾各,遇年景不好,西红柿卖不掉倒路边;如今,林渌村有了西红柿合作社、西红柿订货会,销路四通八达。以前,西红柿犯病了,种植户四处找行家帮忙;现在,农技人员直接下到地里现场给农户指导。这是林渌村冬种西红柿的历史进程,转变观念、大胆创新,跟随科学的脚步,发展就有了支持。
2006年9月林渌村成立了西红柿经济协会,2007年协会升级成为专职合作社,联络客商、服务种植户工作有条不紊。为了更好地促进西红柿在产供销方面的一条龙经营,扩大销售规模,林渌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投资26万多元修建了武鸣县西红柿交易市场—— — 林渌西红柿交易市场,并于今年3月21日举办了届林渌西红柿招商订货会,大批客商慕名前来。
“南方市场我都跑遍了,这里的西红柿品质数一数二,今年收购了几百吨,一天平均有30吨。”河池客商覃福志每年三四月份西红柿成熟的季节都来林渌大量进货。
看到林渌村冬种西红柿如此**,周边的村镇纷纷效仿。几年来,林渌西红柿种植辐射带动了邻近的文溪、朱董、葛阳等村,并建立了林渌、文溪西红柿种植基地2000亩,林渌还成为武鸣种植西红柿的示范基地。
既然有销路,为何不多种几季?对于记者的疑问,李生现笑说:“你外行啦,不能周年种植,会产生病虫害的问题,要有科学开发意识,一年一季适合了。”原来林渌村种西红柿的造诣已如此高深,虽然一年只种一造,但西红柿生产销售却也是林渌村农民的主要腰包不瘦来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对林渌西红柿真实的写照。现在,村里不少种植 大户还把眼睛瞄到了外村适合冬种西红柿的土地上,准备大面积承包种植。
好“酒”更需好包装
远近闻名的林渌西红柿从种植基地到种植方法都很“绿色”。
在林渌村1000多亩连片的西红柿种植基地,水渠纵横交错,一路清澈见底的流水滋润着每块地。村民告诉记者,水是从山上下来的,干净无污染。村民摒弃了高毒,大力推广“生物”—— —网板、杀虫灯、昆虫性诱剂等高新科技除虫工具。西红柿垄上铺地膜,能减少阳光照射,阻止了杂草的生长,实现少用或者不用除草剂。科学种植、管理是林渌西红柿成功的秘密。
品质好了,产量也上得去,打造品牌就是很自然的事。林渌村“两委”很有市场营销意识,看到了市场品牌的重要性。“当然要创品牌,别人都拿我们林渌村的果子当包装的盖面果了。
要进驻更广大的市场,商标、品牌是要有的。其实,这也是在学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上懂得的。”村党总支书、村委主任吴香妹告诉记者。
如今林渌村西红柿生产基地已通过自治区农业厅西红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荣获授予的西红柿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林渌村还向部门申请了商标,现在就等着审批下来。
“今年我家的西红柿亩产有15000斤,亩产腰包不瘦900**。要种就种好,产量上不去还不如别种。”村民黄福群家种了十多亩冬西红柿,今年的收成让他心里乐开了花。“客商都喜欢我们的果!有个商标名气就更大了,以后超市里都会有我们林渌牌西红柿的!”可预见的前景让村民说话腰板子倍直。
小编点评:武鸣县太平镇林渌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大胆创新,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群众自产自销的单个产品纳入整个西红柿产业链,破解了农产品销售不畅和农业结构不优的问题,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涨腰包不瘦路。在做大做强西红柿产业的同时,对于传统水稻的种植,林渌也通过改良品种,提高了亩产,目前很级稻种植在村里也渐成规模。多条腿走路,优势化发展,使林渌村民真正过上了红旺的日子。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进口葡萄酒 很红很** 下一篇:涨腰包不瘦有渠道 线椒市场异常“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