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种变一变效益翻一番
- 王纪光 1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纪光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云田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弱先生 4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 1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2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冯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师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罗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普通的套种模式一般是高秆农作物与短茎农作物相套种,以避免争抢阳光和水肥。武鸣县“各省市农村科普带头人”潘培斌却大胆地把甘蔗和玉米种在一起,通过人为控制植物生长时间差,实现了甘蔗和玉米双丰收。
甘蔗+玉米生长互不影响
笔者跟随潘培斌来到宁武镇唐村板潘屯,参观他的甘蔗基地。一路上可见周边村民效果利用土地的景象:木薯地里到处可见郁郁葱葱的花生,甘蔗林里还留存着大量的西瓜藤。
“那是普通套种,每亩得200**;我的套种方法,每亩能得400**。”潘培斌自信地说,“我家的玉米快熟了,甘蔗也长得比人都高。”潘培斌的40亩宿根蔗地果然让人眼前一亮—— —甘蔗长得比人都高;拔开茂密的甘蔗叶子,记者发现每行甘蔗之间种有一行玉米,玉米棒子已经长全。
“再过一个星期,玉米就可以收了。预计玉米平均亩产达200公斤,甘蔗亩产可达10吨以上。”潘培斌说。
“这是宿根甘蔗套种,新植套种效果更好。”潘培斌所说的新植套种是先播玉米种,再种甘蔗—— — 利用这种种法,在潘培斌的另一块地,甘蔗长得还很矮,玉米已经丰收在望。
“先种玉米后种甘蔗,既利于玉米早生快长,又利于甘蔗生长。”潘培斌说。
为了支持同为高秆农作物的玉米和甘蔗平衡生长,潘培斌给甘蔗喷洒以控 制、调节植株高度,使玉米和甘蔗在生长过程中同样享有合理的光合作用。另外,在玉米授粉完毕的15天内,潘培斌便把玉米的叶子和雄花折断。
“这不影响甘蔗的和玉米的生长吗?”记者问。
“不但不影响,还能提高产量。”潘培斌告诉记者,人为减慢甘蔗向上生长的速度,一是为了让它的根部充分发育,分裂生成更多的有效茎,为后期高产打好基础;二是为了让玉米得到足够的阳光,而玉米授粉完成后,折断大部分叶子不但不影响生长,还对甘蔗生长有益。
新植套种的玉米平均亩产可达300公斤,甘蔗预计平均亩产可达8吨以上,两项生产每亩年产值可达4300多元。
“玉米加上甘蔗有400**左右的腰包不瘦,比普通的套种效益高一倍。”潘培斌说。
甘蔗+马铃薯管理相得益彰
潘培斌用甘蔗套种马铃薯也获得相当高的效益。套种马铃薯的甘蔗,叶子明显比基地外的甘蔗肥大翠绿。
套种的马铃薯开始收获,平均亩产鲜马铃薯1.35吨,产值162**。据悉,宿根蔗地套种马铃薯每亩生产成本仅40**,比全部**马铃薯节省100多元。潘培斌还在30亩秋植蔗地里套种同样马铃薯品种,平均亩产达1.45吨。潘培斌告诉笔者,实行套种马铃薯的蔗地平均每亩比不套种的蔗地增产甘蔗30%,增加产值50**左右。
“为什么套种马铃薯后甘蔗产量会更高?”记者问。
潘培斌说,经过套种马铃薯,不管是宿根蔗地还是秋植蔗地,由于套种马铃薯下足基肥、增加追肥和灌水抗旱,甘蔗同样享受地里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加快生 长,达到丰收效果。
“两种作物不会争肥吗?”“不会,马铃薯和甘蔗地生长期不同。马铃薯属于短期作物,在生长旺季时,甘蔗还处于营养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进行分裂暴芽,肥料不需要太多。等4月份马铃薯收获完毕后,甘蔗才开始进入伸长期。另外,在没有水肥的情况下,甘蔗10摄氏度以下处于休眠期。这样,我给马铃薯浇水施肥的同时,甘蔗也可提前生长,所以其他人开始田间管理时,我家的甘蔗都长到1米了。”潘培斌说。
甘蔗套种前景看好
潘培斌创新的套种方式使甘蔗、玉米和马铃薯同时获得丰收,在300多亩连片甘蔗**基地,潘培斌套种马铃薯和玉米160多亩,预计总产值可达18万元。
甘蔗套种马铃薯和玉米要注意什么?潘培斌:要支持有水。所以我这种方法虽然效益比较高,但必须要在水上多下工 夫,才能显示出它们的优势。
甘蔗采取大行距、深耕深种的方式?潘培斌:对,大行距、深耕深种是前提。
等收获了短期作物后,进行大培土,把两边泥土覆盖在甘蔗地根部,不容易被晒,能保肥、保水,不仅不怕干旱,而且茎秆强壮不容易倒伏,这种方式能**出单株3.8米高的甘蔗,单株木薯能长到50公斤。
这样投入是不是更高?潘培斌:每亩只投入140**左右就可以产10吨以上甘蔗以及1500公斤马铃薯或300公斤玉米,与不套种甘蔗地投入差不多。
小编点评:深耕深种是高产的前提,而单纯**甘蔗效益不会太高,所以我相信甘蔗套种前景很广阔,是广西农业发展的趋势。只要年年有新道道、年年总结新经验,**能让土地产生更多的效益。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要拆的大棚变成了** 下一篇:旱地玉米化肥一次底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