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浪费出现错误弥补错误
- 徐飞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徐飞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周文杰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海军 1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峰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邓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唐芙蓉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谭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诗琪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袁树佑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篮子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作为北京的交通,从道路角度来说,可以说是各省市内外宽、的,之所以也能成为堵的交通环境,完全是因为一些细节规划的不合理、局部车使用率过高所致。这两大问题,恐怕才是造成现实拥堵的焦点原因。
所谓细节规划不合理,往往是指重点地段的人口流量失衡、交通疏通措施不利以及交通基础设置无完善等问题的存在,所以,就很容易出现有的局部堵点拥挤不堪、有的地区无车通过的局面。像这些年,北京所建设的这样那样的中心区,是否考虑到交通设施的承载问题,自然是值得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反思的。毕竟,高峰期仅仅占据着城市交通的四分之一,如果为了四分之一而进行强力度的限制与禁止的话,显然是在用一个错误弥补另一个错误。这才是不符合未来整体交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
同样,从设置数万辆公共自行车以及强化收费问题而言,处理与实施不好,也很难免会出现这样与那样的浪费现象。像公共自行车方式北京早就有过试验,非但没见到良好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公共自行车被损坏、被浪费的现象严重,以至于经营公益事业的租车行,成为虎头蛇尾的代名词……。
考虑到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北京的治堵,就需要在限制该限制车辆的基础上展开和实施,并很好的运用法律来平衡制理交通中的不平等问题。这才是能够上行下效的关键所在!如果将公车比喻为治理前浪费的话,就应该先怎样将公车消费降下来。而为治理后可能导致的浪费问题,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道路资源的平均使用问题,否则,仅能够做到了短期治堵,却造成了很多道路资源的浪费,恐怕就是再将额外收费定的高高的,也不会补偿基础浪费所带来的问题。
小编点评:所以说,北京治堵既然已经被推到风口浪尖上,那么就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研究治堵与解决公车问题、解决避免浪费问题,这才是从未来着眼的益处……!
(责任编辑:骞来)
上一篇:浪费现象必须考虑公车问题 下一篇:牛逼中国人建造的黄金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