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田野草原收获的硕果
- 杨小艺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先生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城 1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3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霸澹 4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魏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2010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青海省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的战略部署,我省农牧业按照好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实现了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既定目标。
一年来,以设施农业和高原经济作物为代表的特色农业蓬勃发展,高原上涌现出了无数名特优农产品;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为生态畜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众多种植喂养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日加凸显;以“以草定畜、良种繁育”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畜牧业得以大面积推广,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千千万万牧民们的自觉行动。
在湟水、黄河两岸,积很打造河湟特色经济作物“百里长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据统计,今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795.0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2.11万亩。全年蔬菜播种面积65.9万亩。牲畜出栏957万头(只)。种植特色果品16万亩,其中薄皮核桃10.2万亩,特色经济作物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以日光节能温室和农区喂养小区建设为重点,整合项目和建设资金,全力打造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完成日光节能温室3万栋,农区畜用暖棚4000栋,牧区畜用暖棚7120栋。其中海东、西宁的日光节能温室、农区暖棚分别占到总建设规模的66.4%、 1.25%,集中力量全力打造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82万亩,草场流转面积1609.44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17万亩、492万亩,有力促进了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在扶持政策的创新下,新建百栋以上温室基地65处,千栋温室基地5处。建设特色经济作物专职化生产基地34万亩,培育了45个蔬菜产业村、12个食用菌产业村、20个特色果品产业村、5个球茎花卉产业村和中藏药材产业村、50个枸杞生产的专职乡村,“生产一种产品、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民”的格局基本形成。农业重点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全省测土私家调制施肥推广面积达到730万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16个县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47.9万亩,仅此一项全省增加粮食产量10万吨。探索出了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
到2010年,有着长期种植蔬菜经验的乐都县各种温棚、弓棚数量已很过4.5万栋。在距离县城约5公里的下寨村,这里的农民种植的依然是以马铃薯和包心菜为主的农作物,但因种植方式的改变,农作物上市时间提前,腰包不瘦成倍增加,马铃薯和包心菜成为当地的优势作物。这都缘于近年来蓬勃兴起的设施农业。民和县官亭镇自然条件差的一个村——别洛村,利用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技术种植玉米后成为全镇腰包不瘦多的一个村。村民马学忠就利用玉米和玉米秆作,养了20多只羊,一年的腰包不瘦就有好几千元。
在青海湖畔,与往年相比,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草原上的牲畜总量没有增加,但牧民人均腰包不瘦比前一年高出了近30%。村干部们说,以草定畜、科学放牧既减轻了草场压力,也提高了牲畜个体质量,同时以集约化经营的方式,少数人专门从事放牧,其他人则从事二产、三产。
从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到大联合的形式,生态畜牧业专职化合作生产形式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为生态畜牧业走向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也为牧民群众打开了一条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全省330个示范村、启动村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25个, 7101户2.3万牧民受益。
全年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2.7万户,配发太阳灶14.5万台,发放太阳能光伏科技书屋1357套。启动实施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共建成游牧民定居房屋5.07万户。随着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深入推进,将使牧民群众有所改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促进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进入牧区,加速了游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
全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一批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初步形成。共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个,批准发布农业地方标准37个,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喂养场(小区)27个,奶(肉)牛标准化规模喂养场(小区)29个,家禽规模喂养场1个,认定标准化规模喂养场147个。到今年底,全省认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91个,面积达到133万亩;经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72种,省以上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实现销售腰包不瘦34.5亿元,出口创汇8220万美元,全省各类农牧民专职合作经济组织达1150家,涉及喂养、种植、农技、加工等多个领域。农畜产品各类市场379个,年交易额近32.3亿元。
小编点评:在三江之源,抗震救灾和恢复农牧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加大日光节能温室建设。截至11月底,在玉树灾区重建和维修温室1753栋,占计划任务的91.2%,已种植温室77栋,为灾区群众及建设大军蔬菜供应提供了保护。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宜宾鸭鱼**催生“百万元村” 下一篇:隆尧县三项措施助推低碳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