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农业 让农民增收涨腰包不瘦
- 黄城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旭豪 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黑皮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小五 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璠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昀键 3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孙先生 4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咨询加盟事宜 1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霸澹 4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小魏 3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黄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悦 3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 2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近日,正阳县真阳镇粮油购销大户叶柏林一家非常高兴,家里的10多万斤上了“百林”标签的花生米,不仅有了“订单”,而且售价涨了好多,让他的腰包不瘦比去年增了一成。叶柏林高兴地说:“这得益于正阳县‘商标农业’工程的实施。”
正阳县把“商标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相继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商标农业”之路,让农产品“穿衣戴帽”闯市场。每年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乡镇拿出10万元用于标准化生产和申报注册商标,金融部门每年也对这两项工作提供小额贷款150万元。该县局坚持把“商标强企”和“商标富农”作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来抓,从当好“宣传员、服务员、护航员”入手,有效帮助当地企业和农户唱响正阳品牌。
目前,正阳县注册商标总量达147件,其中河南省商标3件,涵盖**、**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品牌效应迅速带动了正阳县小麦、花生、生猪产业化的纵深发展。“正花”牌花生果、“百林”牌五香花生、“锦丝”牌金丝瓜、“正良”牌生猪、“三黄”牌三黄鸡等农产品品牌,已成了农民涨腰包不瘦增收的宝贝疙瘩。
“商标农业”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据测算,147个品牌农副产品年创产值近15亿元,其中花生凭借商标的力量,去年花生米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不到5元提高到了每公斤8元。仅此一项,全县增收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735元。
小编点评:穿衣戴帽闯市场商标农业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我国渔业发展呈现六大亮点 下一篇:科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