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创新农村金融改革
- 李凡 4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凡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尼 1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赖先生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闫卫国 30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诗函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 1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朱先生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丽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程先生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程先生 3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吴女士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刘月 1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鲁先生 1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先生 3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导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及服务缺位等问题,大兴区将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2009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意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初步建立了以农村信贷体系为主导、农业投资体系为补充、农业保险体系为后盾、农业担保体系为纽带、农村信用体系为基础的五大农村金融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农业融资的风险控制机制、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引导机制和融资追缴机制等四项工作机制。通过农村金融的一系列改革,扩大了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增强了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效果。2009年,大兴区金融机构农业余额10.1亿元,同比增长51.3%。农村金融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得实惠的目标,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4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32元。
(二)积很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大兴区将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小额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逐步完善了农村信贷市场。比如,在全市率先筹建了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的北京兴宏小额公司,充分发挥其优势,比如利率灵活,可达银行利率的4倍;审批周期短,一般只需要1至3天就可以完成审批,快的当天就可以放贷;方式多样化,分为抵押、担保、信用,其中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通过信用担保获得,即经过公司的先期评估,项目效益好、还款有支持的农户或农村企业可以得到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这对于以往的商业是不可想象的。
(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供农村金融支持。针对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大兴区鼓励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延伸金融服务链条。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兴支行为例,通过采取主动上门宣传、调查,集中上报、集中审批、集中放款的方式,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小额信用采取“三户联保、合作社担保和村镇干部增信支持”的创新组合模式,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很大地解决了农民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目前,邮储大兴支行余额1.2亿元,其中涉农达到6200万元。2009年,大兴区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的合作,成立了全市创新推出“三农”信贷专营机构,支持区内企业种植、**等产业链发展以及涉农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09年年底,大兴区已与7家银行签订银政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达到700亿元,获得金融部门信贷资金140亿元,为中小企业协调银行近26.3亿元。
(四)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支农后劲。大兴区注重通过多项政策的组合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等问题,进一步调动和激发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积很性,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三农”。一是健全农业投资体系,主要由农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等三部分组成。二是完善农业担保体系,2009年8月成立了大兴区农业担保公司。在全市农业担保和市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框架下,区农业担保公司建立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为涉农提供必要的担保服务,扩大担保范围,提高了担保能力。
(五)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推动农村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一是扩大农业保险体系,在保持已有种植业险种的基础上,新增了奶牛险种,种植业与**业承保范围进一步扩大,投保品种和规模在全市属出众地位。同时,全面落实农业直补、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政策,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鼓励引导商业性和互助性保险开展业务,进一步降低了农业风险。二是建设农村信用体系,逐步建立了以“三信工程”为代表的农村信用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在参保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农户联保、合作社担保的尝试初步取得成功,为“三农”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几点启示
(一)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从大兴区的试点情况看,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抓好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由区里有关部门主要出资成立的农业投资公司、农业担保公司,对引导金融资源投入“三农”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发展相对落后与薄弱的农村金融市场,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扶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必须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资金的趋利性与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回报低的现实矛盾,决定了在没有足够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前提下,信贷资金是不会背离市场规律、轻易投放到农村领域的。以大兴区的小额公司为例,他们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支持,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政策方面的倾斜与扶持,包括在信贷利率等方面给予的适当放宽,使得他们在“只贷不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的腰包不瘦空间,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让农村金融机构留在农村、服务“三农”,就必须着眼于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从各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在财税政策上,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在货币政策上,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同时给予更大的利率自主权;在金融监管上,出台激励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和创新的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
(三)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应着眼于大力培育富有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上虽有众多金融机构,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后,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大幅度减少,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而其他涉农金融机构的发展又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与滞后。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快建设富有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贴近农村基层的中小金融机构以及根植于农村的微型金融组织,使农村地区的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新型金融机构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理,互为补充,形成较为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从大兴区的试点来看,发展小额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仅促进了现有金融机构完善机制、改进服务、提效果率,而且推动了新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应打破市场壁垒,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四)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是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农村资金需求存在小、散、短、快以及农村金融信用基础薄弱等特点,使得原有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村资金的需求。因此,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创新的关键是要满足农业和农民的特色需求,解决金融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在大兴区的试点中,邮储大兴支行缩短审批时限、兴宏小额公司采取的信用方式等创新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农村金融机构必须以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包括在流程、信贷模式、担保方式、金融产品等方面大胆创新,使服务成本更低廉、审批机制更灵活、信贷决策更效果。
小编点评:大兴区作为全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科学创新,坚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着力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构建需求型为导向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在建立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积很成效,呈现出农村金融供给机构增多、产品增加、效益增快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很级农民”刘耀宗的涨腰包不瘦路 下一篇:加快“四谷”建设塑造新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