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镇银行难在何处
- 王纪光 4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王纪光 3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杨 5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张先生 3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 21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李云田 26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弱先生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贺 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余 22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庞女士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27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冯 3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范 39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老师 24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 罗 28分钟 前刚留言咨询
村镇银行普遍“缺血”
吸收存款困难已经成为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先,客户对村镇银行的认识存在偏见,由于村镇银行有自然人入股,不少人将其视为有钱人开的银行,也有人将其视为专做业务的小额公司或地下钱庄,加之有过去农村会的教训,导致人们不敢把钱存在村镇银行。
其次,村镇银行属于新生事物,品牌和声誉还相对较弱,再加上网点少,客户自动的自然增长存款几乎为少。多数人仍然愿意将钱存在历史较久、实力相对比较雄厚的国有银行和农信社。
,多数村镇银行没有加入央行大小额系统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也没有加入银联,不能发行银行卡,无法印制票据,不能实现银行间的直接汇兑,致使其不具备现代银行结算功能。目前,村镇银行要加入银联要缴纳300万元的入会费用,这对资金实力较弱的村镇银行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由于村镇银行存款规模小,而人民银行在很多县域没有分支机构和,紧急情况下外部支援能力有限,因此要防范存款异动风险,村镇银行下大力气拉来的大额存款也不敢用于发放,只能转存到其他大银行以备应急之需。加之不能代扣代缴税金,导致原本已经开户的企业基本结算账户逐渐流失。
村镇银行难以发挥机制的优势
村镇银行在规模上虽然是小机构,但由于属于一级独立法人,管理上具有扁平化特点,因此先天上具有决策链条短、信贷审批和发放快、经营机制灵活的独有优势。
但在实践中,村镇银行的这种先天优势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原因在于村镇银行虽然名为独立法人,但受发起行的约束较大,在人员管理、业务经营等方面都受到发起行的制约,尤其是村镇银行缺乏基本的结算功能,跨行和异地结算都是通过发起行代理,导致村镇银行实际上沦为发起行的一个分支机构,难以真正做到自主经营。
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本来就将村镇银行作为实现跨区域经营的捷径,从设立初期就是按照分支机构来看待和加以管理的。尽管大中型银行更多地将设立村镇银行视为履行社会责任,但如果村镇银行经营不善,出现问题,将对银行的声誉和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小编点评: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大多数发起行都谋求对村镇银行实行控股,并通过派出董事、经营层和风险管理人员等方式,将自身的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和文化等移植到村镇银行。虽然这有利于村镇银行加强管理和控制风险,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对村镇银行经营干预过大的不良后果,致使村镇银行沦为发起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失去了决策流程短、经营机制灵活的先天优势。
(责任编辑:丿丨丨)
上一篇:金呈府连锁店规范化管理 下一篇:蚯蚓**需要什么条件